觀點

高尚濤

高尚濤:沙特伊朗復交 對推進中東和平有重大影響

【明報文章】為落實中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三國領導人共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為沙特和伊朗主持「北京對話」。3月10日,三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兩國恢復外交關係。這是中國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又一個重要勝利,也是在目前冷戰陰霾頻頻吹襲背景下,國際政治出現的一抹亮色。這對維護及推進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產生重大影響。

兩國敵對 源於意識形態對立美國挑撥

沙特和伊朗歷史上曾長期保持外交關係;兩國外交關係破裂,根源於兩國意識形態的長期對立及美國挑撥離間。兩國若想復交,絕非易事。

首先,沙特是伊斯蘭遜尼派國家,伊朗是伊斯蘭什葉派國家,兩國在意識形態上嚴重對立,長期明爭暗鬥,矛盾很深。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後與美國結怨。美國為了打擊伊朗,充分利用沙特和伊朗的矛盾,以對沙特提供軍事援助為條件,慫恿沙特與伊朗對抗,導致沙特與伊朗的關係更加錯綜複雜。

2016年1月,在伊朗接受培訓並潛回沙特從事宗教政治鬥爭活動的著名什葉派宗教人士尼米爾(Nimr al-Nimr),被沙特當局逮捕並處死,引起伊朗政府震怒,雙方斷交,兩國外交關係徹底破裂。斷交後,沙特徹底走上了跟伊朗對抗的道路,並逐漸跟以前的宿敵以色列走近,順理成章進入美國圍堵伊朗的陣線之中。

對此,伊朗對沙特更加敵視,並發動親伊朗武裝跟沙特糾纏。在伊朗支持下,也門胡塞武裝反守為攻,頻頻利用導彈和無人機打擊沙特境內目標。沙特對此無能為力,希望美國加強援助。

其次,美國認為沙特除了跟自己合作之外已無路可走,開始對沙特頤指氣使,不僅經常對沙特受到報復性的襲擊不聞不問,還多次指摘沙特內政問題、侮辱沙特王室。拜登上台後,更是直接拆除部署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附近的愛國者導彈系統,撤銷了美國在也門問題上對沙特的支持,計劃取消對沙特的軍售計劃,反而開始與伊朗舉行核協議談判。

在這種形勢下,沙特深感被美國拋棄,同時為緩和自己的安全困境,不得不開始尋求與伊朗談判。從2021年4月起,沙特在伊拉克總理的撮合下開始與伊朗接觸,先後舉行5輪對話,歷經伊朗魯哈尼和萊希總統兩任政府。但兩國在關鍵問題上一直達不成共識,就連基本的談判議程都無法達成一致。

「北京對話」打破兩國復交談判僵局

最後,從沙伊上述5輪對話來看,伊朗希望將談判的優先議題放在兩國合作發展上,推動兩國經濟繁榮;沙特則希望優先解決親伊朗的什葉派武裝滲透和襲擊沙特的問題,優先解決迫在眉睫的安全關切。結果雙方每次談判都不歡而散。儘管兩國都有復交意圖,但始終沒有談出結論。對此,伊拉克的斡旋已經無能為力。

在此情况下,中國及時出現,在推動談判進程中取得轉機。中國是在中東地區有強大影響力的國家,而且與沙特和伊朗的關係都很友好,並與兩國都有很好的合作。重要的是,中沙伊三國首腦對推動沙伊復交有充分共識,為兩國恢復外交關係提供了強大政治動力。所以,3月10日的「北京對話」,徹底打破兩國復交談判的僵局。

中國致力勸和促談 於中東發揮作用

目前,美國拜登政府正積極拉攏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構建圍堵和打壓伊朗的統一陣線、構建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貿易聯盟,以此推動中東地區進一步分裂對抗。對此,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有義務積極反制,以確保中東地區的團結和睦與協商合作。

中國外交政策一直強調平等對話,致力於勸和促談。顯然,這一外交政策不斷在矛盾叢生的中東地區發揮作用。雖然沙伊復交只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中東發揮作用的一個案例,惟有理由相信,隨着中國平等對話與勸和促談外交政策的不斷實施,中東地區將會產生更多團結合作、消融更多的仇恨對抗。這不僅對中國在中東地區,更好地平衡推進與伊朗和海灣國家的合作共建非常有利,對打破美國在中東地區構建冷戰對抗的分裂局面,也非常有利。

作者是外交學院中東研究中心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高尚濤]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