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盧文端

盧文端:從兩會看中央對香港的希望

【明報文章】北京舉行的「兩會」,涉及香港的內容很多。有關人士建議做一些梳理解讀,方便香港社會了解兩會精神。在筆者看來,兩會所體現中央對香港的幾個希望,特別值得香港重視:其一,抓住機遇齊心協力謀發展;其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重點;其三,發揮香港獨特優勢,堅定走國際化道路;其四,講好香港「一國兩制」故事,為祖國統一作出新貢獻,這一點,香港社會還認識不夠。

至於香港輿論關注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雖然新聞報道說中央領導人未有提及,但23條立法是肯定要完成的,只是什麼時間做的問題,相信中央和特區政府會審時度勢,選擇對香港、對國家最適當和最有利的時間做好這件事。

抓機遇謀發展 堅定走國際化道路

習近平主席去年在香港的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香港正處於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未來5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如何才算是「由治及興」,在香港一般市民和國際社會看來,當然是經濟繁榮、民生富庶、社會安定。這就要求香港抓住新階段關鍵期的重要機遇,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會議主持人王滬寧,參加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發表講話,也希望香港齊心協力謀發展,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實際上,抓住香港內外通關復常的有利時機「拼經濟」,是中央的希望,也是香港市民的迫切願望。

如何看待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機遇和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在參加香港代表團會議講話中所用的4個「雙」字,即雙動力、雙聯通、雙流通、雙貢獻,非常傳神,對於避免片面理解香港優勢和角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啟發性。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首先是融入大灣區。那麼,香港融入大灣區是不是內地化,成為與深圳、廣州一樣的大灣區城市呢?當然不是。鄭雁雄根據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的要求,在香港代表團全體會議發表的講話中特別強調,「必須堅定支持香港走國際化道路」。他指出:「必須堅定支持香港保持普通法制度,保持與發達國家法治體系、市場體系相銜接。」

這裏所講的「保持與發達國家法治體系、市場體系相銜接」,顯然是指歐美等西方國家。他還指出:「發揮好文化多元重大優勢。文化包容最有利於聚集世界人才和吸引投資者、消費者、創造者的眼光,必須堅定支持香港走國際化道路。」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香港作為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是國家聯通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要通道和紐帶。面對美國實施圍堵中國的策略,中國現時致力推動歐亞非經濟合作,開拓國際發展空間,香港是國家對外戰略中發揮樞紐作用的最佳城市。

香港作為國家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所具有的「聯通世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突破美國可能對中國實行金融封鎖的特殊作用,是內地任何城市都不能代替的。這應該是鄭雁雄所講「支持香港發揮獨特優勢,服務『國之大者』」的重要意涵。

講好香港故事 為統一大業作貢獻

講好香港「一國兩制」故事、為祖國統一作出貢獻,這是王滬寧在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講話的一個重點內容,值得重視。做好這個工作,一方面是要讓國際社會了解真實的香港、理解中國改革開放與和平發展,有利於香港更好地在國家對外戰略中發揮獨特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要引導台灣社會共同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去年七一重要講話中所強調的那樣:「中央處理香港事務,從來都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加以考量。」

儘管「一國兩制」在台灣被人污名化,但現在情况正在發生重要改變。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的《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開啟了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新階段。面對祖國統一勢不可當,面對「以武謀獨」就是戰爭的嚴峻現實,愈來愈多不願意充當「台獨」炮灰的台灣民眾,都在思考台灣的前途問題,需要了解「一國兩制」。

在這次聯組會上,我們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的姚志勝會長,以「講好香港故事 爭取台灣人心」為題發言,提出從四方面講好香港「一國兩制」的故事:一要講好香港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長期不變的故事,向所有關心「一國兩制」的台灣同胞派「定心丸」;二要講好香港經濟民生蓬勃發展的故事;三要講好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故事;四要講好香港享譽國際的故事。姚志勝的這個發言,當然不止是他的看法,也是有關方面特意作出的安排,體現了中央的想法。

這件事對我們的啟示是,香港率先實行「一國兩制」,對解決台灣問題,香港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借鑑意義;所以,香港處理一些涉及「一國兩制」的重要事務,一定要考慮對祖國統一大業的影響。

23條立法 兩會後將作適當安排

關於23條立法,香港社會普遍支持,特區政府也在積極準備,因為這是香港必須履行的憲制責任。雖然公開的新聞報道沒有關於中央領導人提及23條立法的內容,但中央對維護國家安全的問題高度重視,定性為「一國兩制」的最高原則。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王滬寧,到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和中聯辦主任鄭雁雄,以至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都在兩會期間強調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按照慣例,在兩會完成換屆之後,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央領導人會作出相應調整。相信在兩會之後,中央及特區政府會具體審視23條立法的問題,包括根據香港本身和國內外的形勢、兩岸關係情况等,作出適當的安排。

作者是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盧文端]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