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鄭立

鄭立:續戴口罩 只因不用白不用?

【明報文章】雖然是全地球最遲的地方,但如今香港已經解除口罩令,理論上本港已不再硬性要求市民戴口罩。不過目前還是有很多市民維持戴口罩,似乎戴口罩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甚至信仰。令人詫異的是,這件事竟然亦引起了爭議。

對於大部分人還繼續戴口罩,會有不同的原因猜測:有人說習慣改不了;有人說香港人是「東亞病夫」特別怕死;有人認為是群眾壓力,甚至覺得這是「奴性」的表現。自然亦會有人反駁,戴不戴口罩是自由。他們主張,在法律禁止時,你沒有不戴口罩的自由;但在法律容許時,則有無視《禁蒙面法》去戴口罩的自由之類。

不過真正的原因,會不會單純是因為大家都已經儲備了大量口罩,抱着不用白不用的心態,戴到用光為止?就是花錢買了的東西,解除了口罩令就不用的話,要怎樣處理好呢?丟掉就太浪費,不丟掉卻很浪費空間,不如繼續用下去,用到用完為止,剩下一點以備不時之需,或者真的能減少疾病也說不定。這比較可能是大部分人的心態吧?

如果這是真的,其實也沒什麼好罵的。可能就像我們吃飯時把最後一粒飯吃完,只是付了錢不想「射落海」而已,沒什麼其他用意。

倒是遇到這個情况,大概最頭痛的是口罩店了。在這3年間,香港到處都有口罩專門店,而無疑就算大家還是在戴口罩,恐怕都不會再買新的。想戴的人就算自己沒有大量存貨,要從不再戴口罩的人處取得也應該非常容易,所以應該再也不會有銷量了。

不過他們可考慮一下,不如將手頭上那些各種花俏的口罩,每個款式一個,像郵票一樣搞成一個紀念包,紀念這次長達3年的疫症。或許將來有升值潛力也說不定。

作者是專欄作家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鄭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