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尹子軒

尹子軒:英「溫莎框架」未解決脫歐後問題

【明報文章】看着英國首相辛偉誠在BBC直播中,以興奮神情向北愛爾蘭民眾幾近手舞足蹈地報告他為北愛人民爭取到「一個得天獨厚的安排……(北愛)將同時能參與歐盟單一市場和整個聯合王國市場」。他笑容之真切,除了令人確信他在黨內付出不少苦功才壓過脫歐鷹派,故笑逐顏開之外,幾乎令人忘記這個所謂的「新」協定,不過是前首相文翠珊從歐盟得到的協議的一個變奏,終究不過是將北愛爾蘭在法律上「割讓」予歐盟的「愛爾蘭/北愛爾蘭協定」基礎上小修小補罷了。

這項協定,將北愛在名義上放置於聯合王國自己的關稅區內,而後者則取得制訂關稅政策的自由,不被歐盟單一市場及北愛爾蘭綑綁,但北愛與英格蘭本島將設置貨品邊境管制,而北愛亦將跟隨歐盟法的規管。這些歐盟法例的實行,雖然將有英國政府監管,惟歐洲法庭依然會有法律的最終決定權。而辛偉誠的所謂「溫莎框架」不過是在此前提上,加上一個令北愛議會可在「特殊情况」(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下,讓一些在北愛有異議的法案交由一個歐英聯合委員會定案的機制而已。

依然尾大不掉的北愛爾蘭問題

辛偉誠躊躇滿志的笑容背後,雖然的確存在一個字面上可行的北愛解決方案,但誰又能保證,這個方案不會像文翠珊的脫歐方案一樣,成為他政治生涯的墓志銘?事實是,能夠同時滿足愛爾蘭和平及歐盟單一市場紅利的唯一方案,正是透過歐盟會員國資格,將整個愛爾蘭島通過單一市場保持暢順有序的交流。自文翠珊以來的所有北愛協議,基本上都逃不出一個妄求同時滿足脫歐幻想及北愛和平的仿偽品。

作為由始至終脫歐矛盾最關鍵「否決者」(veto player)的北愛民主統一黨(DUP),即使在目前的新方案下,依然看不出任何鬆動迹象。對於北愛邊境問題的爭論,實際上正是脫歐「理想與現實」矛盾的最精確縮影:歐盟單一市場代表的富饒、貿易與和平,維持與鄰居脆弱和平的《受難日協議》,統一派的大英國主義,這3個從根本上矛盾的因素,可如何共存?

換句話說,在DUP有足夠權力干預英歐關係的前提下,如何讓北愛一方面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同時與愛爾蘭之間沒有陸路「硬邊界」,又要與宗主國英格蘭沒有海上邊界?這個DUP的三重悖論只有兩個解方:愛爾蘭全島統一,或者聯合王國回歸歐盟。後者固然不可能,英格蘭脫歐派沸騰了數十年得來的政治實驗尚未到徹底破產的一刻;但前者呢?溫莎框架似乎是截停了北愛分離主義的道路,通過賦予北愛議會在歐盟法規上一定的自主權,另闢蹊徑讓北愛存在一定的主體性,卻又依然與「祖國」存在一定的紐帶,這又如何呢?答案似乎依然是否定的。

先談北愛目前處境。本是北愛執政黨的DUP施政不濟,便將所有選舉希望寄託在廢除北愛協定上。本意為鞏固自身優勢的DUP,選舉結果卻恰好相反,不但連部分親英派都離棄DUP,支持愛爾蘭南北統一的新芬黨更在90個議席中贏得27席,是北愛議會史上首次有打着愛爾蘭民族主義及南北愛爾蘭統一旗號的政黨成為最大黨。自此,北愛就陷入危險的膠着狀態。

根據《受難日協議》及《聖安德魯斯協議》,新的北愛首席部長將由最大黨(新芬黨)提名,有相同地位的副首席部長則必須由第二大黨(DUP)提名;而新北愛政府要成立和運作,兩者缺一不可。那麼如果DUP堅拒與新芬黨合作組成政府,某程度上DUP可無止境地讓北愛議會空轉——而這正是「輸打贏要」,如DUP黨魁Jeffrey Donaldson所言,除非北愛協定「被處理好」,否則將繼續阻撓北愛組成政府。

「煞車機制」下 依然受限於歐盟法

那麼溫莎框架又能否「處理好」北愛協定?或者說,滿足到DUP所有願望呢?答案似乎仍然是否定的。雖然新協議中有一個有意為之的鬆動貨品關檢制度,從聯合王國其他地區進入北愛的貨物會進入「綠色通道」,有機會進入歐盟地區的貨品則會經「紅色通道」;但申報手續大大減少的同時,由於綠色通道抽查僅當關員「懷疑有走私」時方會執行,而北愛公司出口到聯合王國其他地區不再需要出口報關手續,事實上這可能是最接近歐盟單一關稅區的處理方法。

然而DUP根本意識形態上的問題依然未解決,所謂的Stormont Brake,也就是前述的異議處理機制,實際上依然受限於歐盟法,控制權仍非在他們的「大英祖國」手裏。DUP目前對此仍然沒有鬆口迹象,正如一名DUP下議院議員在訪問中所述,這個所謂「煞車」,不過是一個潛在可能拖慢歐盟法規實行的機制而已,到最後歐盟依然有權反擊之餘,倫敦方面亦不見得會將北愛的想法放在心上,「我不認為我們比之前更接近合適的方案」。

跟英國重建關係 不在歐盟盤算中

但反過來說,倘將這次談判理解為辛偉誠代表脫歐鴿派,向歐盟拋出橄欖枝——不論成敗——這次協定是否又象徵英歐將重修舊好?一如既往,歐盟的態度和目標依然精確:保護成員國愛爾蘭邊境和平,及保障歐洲單一市場;而跟英國重新建立關係這一點,顯然不在布魯塞爾目前盤算之中。雖然在數項農產品的出入口管制上有一定的放鬆,以及在聯合王國放棄企圖將單方面廢除北愛協定的《北愛爾蘭協定法案》推進到立法程序的前提下,撤回去年6月歐盟對聯合王國違反脫歐協定的7宗訴訟,然而,Stormont Brake的架構顯示了歐盟對維護單一市場原則的強硬,布魯塞爾依然牢牢掌握主導權。北愛內部的複雜性,布魯塞爾當然也看在眼裏,目前方案反映了歐盟亦在防範英方在約翰遜年代動輒單方面撕毁協議的小動作。

回到辛偉誠身上,這次協議又是否反映英方有着重新與歐陸建立互信,放棄聯合王國自脫歐以來就有的「向世界出發」領導全球經濟的新帝國幻夢?可能也未必。經過經濟頹靡的2022年,聯合王國需有一支強心針,這個關鍵在DUP而非保守黨身上的方案,對辛偉誠來說當然非常值得一試,起碼藉此在國內要壓過尚未站穩陣腳的工黨,並非難事。

英國邁向未來 仍需不少時間

不過回到聯合王國根本利益上呢?似乎辛偉誠依然心存僥倖。這一點可以由以下事件說起:歐盟與倫敦在溫莎框架取得共識後,布魯塞爾釋出善意,讓英國科學家可再次參與全球最大科研計劃「展望歐洲」(Horizon Europe)研究基金,辛偉誠卻不領情。

原本作為2020年約翰遜與歐盟簽訂的脫歐協議一部分,聯合王國科研人員本應跟歐盟成員國的同儕有同樣資格申請研究基金;但自去年6月時任外相卓慧思建議立案廢除北愛協定後,布魯塞爾當然亦停止了英國科研人員對該基金的申請,更要求部分已取得經費的英國科學家將研究帶到歐洲大陸的研究所,否則將收回資金。

據《金融時報》引述保守黨高級官員報道,辛偉誠不但依然對該基金對英國的回報「存疑」,更仍堅持幕僚尋找替代方案。在根本方向上,辛偉誠依然認為聯合王國是某種意義上能在全球層面領導群雄的國家,而非全球體制下中、美、歐三大板塊以外,一個不大不小的角色而已。

雖然溫莎框架敲定不久,距離真正實行仍需要時間,計劃本身亦是換湯不換藥,但好歹依然是相對具可行性的方案,讓英國和歐盟可更有序規劃將來。不過,在歐盟早已將焦點放在內部整合而非跟聯合王國糾纏的當下,聯合王國卻仍在脫歐的「現在進行式」。保守黨內鷹派勢力依然具規模,仍然是下議院議員的約翰遜已揚言不會同意溫莎框架,而北愛的DUP依然冥頑不靈,聯合王國要向未來邁出第一步,仍需不少時間。

作者是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尹子軒]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