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年底竣工 中九龍幹線研收費 收費隧道政策「全面檢視」 議員促交代車流影響

【明報專訊】今年2月底《財政預算案》提出運輸及物流局檢視各政府隧道及主幹道收費,局長陳美寶昨日表示,將「全面檢視」政府收費隧道政策,其中今年底落成的中九龍繞道「會積極探索是否收隧道費」。多名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決定收費安排時,有必要交代不同收費水平下車流估算模型,以及對替代路線的車流影響。

耗資423.6億元建造的中九龍幹線全長4.7公里,包括一段約3.9公里長的「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隧道)」,連接西九龍油麻地交匯處和東九龍啟德交匯處。翻查資料,政府4月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議員提問,已提及檢視各政府隧道收費時,將一併考慮中九龍幹線和T2主幹路隧道兩個項目。

陳美寶:原則收回成本效率優先等

陳美寶昨表示,檢視隧道收費的原則包括做到交通管理之餘,亦可收回成本,另亦包括公交優先和效率優先。她又提到多年未曾加價的香港仔隧道和城門隧道會率先考慮調整收費(見另稿)。運物局昨回覆本報稱,前年起實施的「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技術克服了難覓位置作收費廣場的技術限制,讓政府有更大空間以彈性收費安排等,推行更有效管理交通政策。

政府隧道收費否 議員倡統一標準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本月20日將討論細節,包括中九龍幹線隧道收費。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表示,陳美寶及運輸署代表約一個月前曾就隧道收費了解議員意見,當時主要討論原則問題,包括她昨提到的四大原則;惟他認為關鍵在政府是基於哪些數據去釐定收費水平,促政府屆時交代。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張欣宇認為政府應就全港政府隧道收費與否,擬定清晰及統一標準,而非如現時般「有些收費、有些不收」,或「有些固定收費,有些動態收費」,否則日後每次討論道路收費調整時,難達社會共識。他說,政府衡量收費標準時,應考慮全港整體隧道保養成本與一般道路相比的額外成本,以及收費對車流管理的影響。以中九龍幹線為例,他期望政府可提供通車後車流估算模型,包括交代繁忙時間下,不同收費水平對舊有西至東行路段的交通流量影響。他說新隧道若落實收費,通車首半年已有足夠車流數據,屆時是合適檢討之時。

田北辰倡「賺要減蝕要加」原則檢視

另一委員田北辰稱,若有替代路線,隧道可考慮收費,以做到用者自付及收回成本;政府應以「賺要減(價)、蝕要加(價)」為原則,全面檢討全港隧道收費。他說,中九龍幹線隧道不應要求一開始就收回成本,惟「一定唔可以免費」,收費可先從2至5元起。他說「香港不是行社會主義」,有替代路線下,就公共建設向使用者收費屬合適。

同屬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的陳恒鑌表示,當局當年就中九龍幹線工程向立法會尋求撥款時,會上未對日後是否收費有太多討論。他關注倘收費過高,會令駕駛者不願使用中九龍幹線,冀政府考慮庫房收入之餘,亦顧及對交通影響。陳認為政府具體方案未公布,現時表態是言之尚早。

汽車會冀平衡 憂收費貴駕駛者棄用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說,中九龍幹線有助紓緩現有連接東九龍至油麻地一帶道路的壓力,認為政府需取平衡,若收費太貴而令駕駛者棄用,將造成浪費。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