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日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上,有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超過80個國家、聯合國及約20個國際組織高級別代表出席活動,其中有份簽約成為創始成員國的國家佔33個;沒簽署加入公約的瑞士則以觀察員國身分參與。瑞士聯邦委員兼外長卡西斯(Ignazio Cassis)昨在儀式致辭,稱瑞士基於外交中立原則,為國際社會提供斡旋基礎,並歡迎中國加強調解機制的倡議,冀新成立的國際機構,能為調解注入新動力。
冀新調解院注入新動力
除了多國簽署公約加入國際調解院,律政司昨亦與柬埔寨王國商業部大臣CHAM Nimul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兩地調解等方面合作。
卡西斯昨親自來港出席儀式,他表示世界充滿不確定,瑞士支持促進務實的解決方案、維護穩定、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倡議,形容這屬實現持續和平及共同繁榮的基礎。他形容,儘管瑞士與中國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differ in many ways),惟得益於定期的高層交流及持續對話,兩國的雙邊關係仍然成熟且充滿活力。
稱瑞士調解經驗有賴中立務實
瑞士將以觀察員國身分參與國際調解院,卡西斯分享瑞士的調解經驗歷史悠久,有賴該國外交中立務實,並藉誠信及不求出風頭(refusal to seek the spotlight)原則,成功助國際間紛爭斡旋。他舉例,中美兩國代表團本月中在日內瓦就貿易問題磋商,正是因瑞士低調的外交精神,令雙方會晤成為可能。
卡西斯形容在當今分化的世界,對公正與有效調解的需求日益增加,瑞士會一如既往維持使命,同時熱切見到新成立的國際調解院,將如何透過培養信任、務實與成果,並在避免不必要的官僚主義下,推動調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