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科技戰「早就開打」 重點領域「立足香港、自立自強」

【明報專訊】近年地緣政治形勢下,內地及香港創科發展面對不少挑戰,包括美國政府今年1月2日起限制美國個人及公司投資中國包括港澳的3類特定技術領域,當中涵蓋人工智能(AI)技術,近期更對全球掀起關稅戰。被問有否預視香港創科發展面對的障礙、特區政府如何應對,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認為「科技戰實際上早就開打了」,故早有準備,策略是對接國家發展之餘,亦要在重點領域「立足香港、自立自強」。

看中非敏感性 發展第三代半導體

創科局於2022年12月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孫東透露,制定《藍圖》之初「已考慮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故在選擇決定第三代半導體作為香港重點發展方向時,已考慮技術「相對的非敏感性」兼具發展潛力。他說,由政府設立的微電子研發院正在元朗建立兩條8吋中試線,而不論生產碳化矽抑或氮化鎵晶片都「難度很高」,全球仍未有一個成熟大批量生產的生產線,技術上具先進地位。

「AI沒辦法,人家怎都會堵你」

「微電子是其中一個例子。人工智能沒有辦法了,人家怎麼都會堵你的,因為太重要了。那沒關係……那我們就按照現在去做。」孫東以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早前基於DeepSeek研發本港首個大語言模型為例,指政府內部已有逾萬名公務員試用,並經第三方作安全測試,稍後將公布測試報告,目前已有一定成果,反映香港在重點領域上有自立能力。

「倘ChatGPT甫推即開放

內地或無DeepSeek」

孫東形容有時候「福禍相依」,打趣說「如果2023年OpenAI推出ChatGPT後馬上對香港、內地開放,我估計內地可能也沒有DeepSeek(誕生)」。他指即使面對地緣政治環境,香港仍要盡量繼續發展國際化優勢,「盡量多交朋友」;他以InnoHK旗下30個研發中心為例,正與逾30間世界頂尖大學合作,包括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福大學等,未來要繼續加強與國際學術交流,推動香港創科發展。

(AI年代)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