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宣布非危殆和非危急病人急症室收費加至400元,引起社會關注,有市民認為急症室費用上調令負擔加重,憂慮私家醫生亦跟隨加價。至於多項公營醫療服務收費上調,有市民則憂慮病人或會因為不確定能否負擔費用而延長求診「考慮」,最終延誤診治。
嘆危急否難自知 收費不應「一加加咁多」
73歲的盧女士昨到伊利沙伯醫院探望入院的丈夫,她說丈夫上月於街上突然無法走動,被送往急症室,發現腿部骨裂,至今留院約一個月,「這些(丈夫的病情)我也不知道是急症還是不屬於急症」,認為病症是否危急有時難以界定。她又說,若非緊急她也不會用急症室服務,覺得收費增至400元頗貴,並擔心私家醫生會否亦順帶調高收費,令醫療支出及負擔加重。
盧女士自己正輪候腿部換骹手術,現需定期到骨科覆診並服藥止痛,她說每次覆診均獲處方約9個月分量的藥,有時會用光而需在外另行配藥。她亦對住院、藥物、放射檢查費用調高感憂慮,認為政府即使調升價格,不應「一加便加咁多」。
60歲的王太昨到伊院覆診,患上甲狀腺相關病症的她需長期服甲狀腺素,稱每次覆診一般獲配半年量的藥,擔心未來調整安排後負擔會增加。她說,普通傷風感冒都會找家庭醫生,不會用急症室,但認為整體收費調整會影響糖尿病、高血壓等要長期取藥的患者,始終對一般市民而言,「收費增加都是有負擔的」,擔心有人因而延誤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