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專科門診16周藥費計 15元飈至80元 普通科門診收藥費 每4周5元

【明報專訊】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出爐,當中標準藥物費用會加價。以往專科門診每項藥物收費15元、藥量最多為16周,明年元旦起每項藥物收費升至20元、藥量最多為4周。若以每次最多可取16周藥物計算,即取相同藥量的藥費會由目前15元增至80元。

可配發24周 長遠擬減至8周

家庭醫學專科門診以往每項藥物收費15元、藥量最多為16周,普通科門診藥物則不另收費,日後每項藥物將收取5元、藥量最多為4周。翻查資料,醫管局本月24日起改為每次只會向普通科門診、專科門診及出院病人配發最多24周(即約6個月)藥物,目標最終減至每次配發8周藥量。

高拔陞:成本低致浪費

林志釉:幾倍加幅添壓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目前出現藥物浪費,病人在公營醫療系統如醫管局門診取藥成本非常低,舉例治療哮喘的吸入劑,支付15元便可取16周藥,但該藥在私營醫療系統收費逾3000元;退燒藥即撲熱息痛,同樣支付15元便可取16周藥物,在私營則需逾1000元,容易變成誘因引致浪費。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表示,專科門診藥物費用加價,相關費用藥量減至最多4周,對於正於多個專科門診求醫的長期病患,藥費會有幾倍加幅,長遠開支大增,「病人會有壓力」。他建議當局調整加價幅度,宜逐步增加藥費。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