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救校方案4變3 私營小一門檻升 刪特別視學選項 校長稱更難「復活」

【明報專訊】官津小學目前因收生不足會被「派0班」小一(即不獲政府資助辦小一級),可選「救校方案」爭取繼續營辦。教育局昨日公布方案「4變3」,刪去特別視學安排,9月起生效。學界關注申請以私立方式開辦小一級的門檻提高,當中首次列明禁止近6個學年曾被「派0班」、並曾使用此方案的小學再揀選此方案;即使成功申請,受影響的小一級須持續6年以私立營運。有校長稱新安排令收生不足的小學更難「復活」,意味更易墮入「殺校」危機。

以往6年「派0班」校 不能再申轉私立小一

教育局昨致函全港官津小學,指學校在小一派位若少於16人,而同一校網其他參加派位小學仍有餘額,該校原則上會被「派0班」;當局亦考慮特殊因素,如校網內學額不足應付需求,則仍可能讓收不足16人小學辦資助小一級。

被「派0班」小學可按區情和校情申請一個「救校方案」,包括由辦學團體自資、不收學費下以私立模式開辦小一級,與其他學校合併,提早停辦全校或部分班級,但不再提供「特別視學」申請(見右表)。教育局昨回覆稱,「學校教育質素不因一次視學影響」,又指過去極少數學校申請並獲批做特別視學。翻查資料,鮮魚行學校千禧年代成功通過特別視學辦學至今。

教局:極少校申請獲批特別視學

學界關注申辦私立小一的門檻大增,新安排禁止過去6個學年曾被「派0班」、並曾使用此方案的小學申請;而若成功申請小一轉私立,該級亦須維持6年以私立模式營運。做法有別過往如學校一年後在收生充足時便可重獲政府資助各級,前年被「派0班」的中華基督教會長洲堂錦江小學便是成功例子。

據悉教育局今年初約見部分收生少的小學,提議考慮與其他學校合併,有小學校長預料收生弱的學校早心裏有數;另有校長估計今年有小學或第2次被「派0班」,稱學界人心惶惶。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認為局方顯然引導辦學團體在合併與停辦間抉擇。他指申請私立小一門檻提高或令收生不足的學校知難而退,憂近年成功「救校」的小學隨時成為被「翻叮」對象;又指取消特別視學予人「無情講」負面感。

小學校長兼教育評議會主席蔡世鴻表示,新措施令學校更難「復活」,但未至封殺程度。他指學界面對學生人數不足,非辦學質素問題,「張枱放滿12雙碗筷,只有兩個人坐下,你哪有辦法?」認為辦學環境只會愈艱難,「既然都不夠(學生),撇脫點,不要那麼折騰」。至於收緊私立小一方案,他認為做法有助避免學校「彈出彈入」,以轉私小續命後又突然停辦,減少對學生及家長的影響。

中西區校長聯會主席詹漢銘稱修訂方案或衝擊收生較弱學校,若僅以校長角度看他覺得不理想,但認為學童人數持續跌,「縱使你今年能翻身,那麼下一年、再下一年又會怎樣呢?始終這事(被殺校)會發生」。他說局方通函讓學校提早有心理準備,又說部分學校可能只預備一年資金籌辦私小「博一博(重獲政府資助)」,但認為這做法在政府財赤下並非合宜做法。

政府料小一生源5年跌三成 灣仔最高

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碧茜在網誌「局中人語」稱,新安排旨在「確保教育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當局將適度有序減少學校,集中資源,提升教育質素,回應時代轉變,並善用公共資源。李碧茜指未來5年適齡讀小一人口料由今年4.86萬跌至2030年3.41萬,跌幅近三成;局方數據反映灣仔跌幅最高,跌55.6%(見圖),其次是油尖旺,達52.6%;離島區無升跌,唯獨北區錄升幅,增4.2%。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