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推行近4年的申請公屋現金津貼試行計劃今年6月底結束,惟《財政預算案》未有着墨,財政司長陳茂波昨表明暫時無意繼續計劃。房屋局昨回覆稱,基於審慎運用公共財政資源的原則,無意延續試行計劃,所有合資格申領住戶可領取至今年6月的現金津貼,又說截至今年1月底,政府已發放約55億元現金津貼,即尚餘約25億元款額應付其後5個月的津貼開支。
政府2021年6月推出為期3年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獲批非經常開支預算約80多億元,向合資格公屋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延長至今年6月。房屋局去年4月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津貼檢討,稱當時剩38億元,預計足應付延長計劃一年所需的非經常開支。
房屋局表示,截至今年1月底計劃協助約11萬住戶,當中5萬多戶獲編配公屋,還有4萬多戶正領取津貼;政府亦全力推展各類措施改善基層住房問題,包括陸續落成的新建公屋、過渡房屋、簡約公屋、打擊濫用公屋等。
議員籲延續3年至簡屋入伙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昨在立法會財委會上表示,簡約公屋3年後才全數入伙,政府有否考慮將計劃延長3年,讓有關家庭遷入簡約公屋才取消。陳茂波稱暫無意6月底後繼續計劃,又說簡約公屋入伙前,有過渡屋供應。
林振昇其後向本報稱,即使政府礙於財力未能將計劃延續3年,亦冀每年檢視,每次延期一年,以平衡政府財政及基層市民需要。
公屋聯會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希望政府繼續派發津貼至耗盡撥款為止,若已耗盡撥款,亦可研究整合其他津貼計劃支援基層住戶。劏房支援連線對當局決定表示失望,指合資格申請者日後需捱貴租,擔心有家庭為應付租金節衣縮食,對小朋友成長有負面影響,倡計劃恒常化。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預料,部分受惠者因獲津貼而租住更大單位,停止發放後需遷較小單位。她促政府待公屋「三年上樓」目標達到後,才考慮停發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