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政府為減輕購買樓價較低的住宅及非住宅物業人士負擔,宣布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即日生效。以一個樓價400萬元的單位計,措施生效前,買家須付印花稅6萬元,新措施下印花稅大減至100元,較之前慳5.99萬元(見表)。新措施除令部分新盤受惠外,亦有部分上車屋苑買家即時受惠。
明報記者
中原副區域營業經理伍錦基表示,沙田第一城39座低層E室,實用284方呎,2房間隔,昨以398萬元易手,實呎14,014元,為預算案公布後屋苑首宗成交,該買家只須付100元印花稅。原業主2017年445萬元購入,帳面蝕讓47萬元或11%,連使費料實蝕約70萬元或15%。目前部分低於400萬入場的上車屋苑,除沙田第一城外,還包括沙田河畔花園、荃灣中心及九龍灣得寶花園等。
仲量行:住宅存量高 料樓價續跌
另據中原統計,去年全年400萬元以下一二手買賣登記共10,505宗,佔整體成交22%,按年增82%,成交量及佔比皆創8年新高。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稱,減印花稅屬救市第一步,料能刺激400萬元以下的上車盤成交,甚至居屋二手市場亦將受惠。陳又稱,2023年將300萬元以下印花稅減至100元,激活此類剛需盤成交,隨着現時樓價下調,跌入400萬元以下的放盤增多,料今次減印花稅可取得相同成效,預計下月400萬以下成交可按月增逾兩倍。不過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則認為,措施影響政府收入,未來樓市走勢仍主要視乎經濟、利息及地緣政治發展,在住宅存量依然高企下,樓價將持續下跌。
公屋聯會:新居屋入市成本降
公屋聯會則稱,措施有助減輕首置成本,並以居屋2024年計劃為例,經折扣後單位售價介乎143萬至467萬元,其中4個新居屋屋苑單位最高售價也不高於400萬元,減印花稅有助降低入市成本。地產建設商會表示,樂見放寬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至100元,並以擴展創業先導計劃,鼓勵青年人試行創業。該會相信此兩項建議可以助力家庭早日達成置業安居目標。
另財政司長陳茂波稱,資產市場受壓,去年賣地收入約135億元,較原來預算330億元少約195億元;而下年度賣地收入預算為210億元,較本年度預算升約55%。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分析,政府過去一年出售的土地價錢,與市場距離拉近,故能成功出售土地;只要流標機會降低,賣地收入達標機會也增加,預期下年度以推售中小型地皮及物流地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