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檢視社福醫衛教育開支 八大回水40億 政府經常開支擬削2% 「開支分析」指下年度預算續增

【明報專訊】各政策局要合力滅赤,昨日出爐的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點名教育、社福及醫療衛生開支尤需檢視。2025/26財政年度教育範疇的政府開支預算1124億元,佔政府開支總額13.7%,跌至廿年來最低位。政府又史無前例因8間資助大學儲備充足,要求合共「回水」40億元,並削減八大最新的三年期撥款,盼院校與政府共渡時艱。

明報記者

教育開支佔比減 廿年新低

2025/26年度教育開支預算1124億元,佔政府開支總額13.7%,按年少1.2個百分點,明顯低於千禧年代相關預算平均超過20%佔比。倘計經常開支預算,該年度教育開支則佔政府開支17.5%(見表)。

八大撥款少原建議28億

消息稱上繳儲備1/3

政府亦削減八大下個三年期(2025至2028)撥款。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顯示,教資會原建議政府向八大撥款709億元,但有見政府未來財政狀况,並配合每年2%滅赤減幅,未來3個財政年度累計6%,最終向八大撥款約681億元;帳面雖多於上年度的約632億元,但較原建議少28億元。港大、中大、理大的總撥款額連續兩個三年期高於其他院校,均超過100億元。

另一焦點為政府史無前例要求八大在2025/26年度「回水」共40億元。政府消息稱各校上繳金額不一,款額按比例佔其儲備約三分之一。該消息指八大儲備高達1393億元,當中111億元屬教資會的資金撥款「一般及發展基金儲備」(見圖1),有見八大儲備及盈餘充足,要求退還共40億元,又指各校「還款」後儲備仍夠4個月經常開支。消息稱教資會本月已與八大溝通,稱「沒聽到強烈反對聲音」。

八大各校回覆本報時,均稱理解政府措施或表明願共渡時艱。其中嶺大協理副校長兼議員劉智鵬表示,大學儲備過往用作興建教學樓等用途,難言「回水」將影響哪些校園發展項目;校方亦要「消化」消息,始知須上繳多少,「專上教育正向前走,應加多些資源,但明白要共渡時艱」。

經常開支4年擬減7% 省624億

另外預算案提出加強「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在不影響綜援及公共福利金、法定開支下,原定2025/26年度政府經常開支要削減1%,將增至2%,並延續兩年至2027/28年度,連同2024/25年度的1%,累計為7%,按政府估算,4個財政年度共可節省624億元。

不過本報翻查預算案中的「開支分析」,個人薪酬、與員工有關連的開支、部門開支、資助金等經常開支總額,2024/25年度修訂預算為5625億元,按年增加4.3%,2025/26年度也會增加4.5%至5881億元。

預算案要求政策局檢視教育、社福及醫療衛生開支,指經常開支分別超過1000億元,需因應人口結構變化檢視資源運用的可持續性。三者亦是佔政府開支最大的政策範疇,政府消息稱當局未硬性規定3個政策局需削減超過2%開支,但認為相關政策局開支與人口結構有密切關係,均有檢視空間,對局長「好有信心」。

(2025/26預算案)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