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業界冀啟德「先聲」奪口碑 助吸巨星 盛事會委員:場租訂門票收入15% 料在亞洲極吸引

【明報專訊】耗資300多億元的啟德體育園周六(3月1日)揭幕,容納5萬人的主場館成為本港推動盛事的希望,特別是「演唱會經濟」。亞太現場演出行業協會稱,主場館今年演唱會檔期幾近爆滿,期望打頭陣的數場演唱會能為體育園贏得口碑,為業界爭取海外歌手登陸啟德增添籌碼。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委員吳雨透露,主場館租用費「抵過紅館」,暫定收取門票總收入的15%,料在亞洲「具相當吸引力」。

明報記者 葉希雯

過去兩年二十大巡演歌手

近半曾亞洲登台 來港不多

國際巨星Taylor Swift前年展開世界巡迴演唱會之旅(The Eras Tour),為所到之處創造龐大經濟收益,被喻為「Swiftonomics(泰勒絲經濟學)」,其巡演未涵香港。除Taylor Swift外,本報另分析Billboard過去兩年首20個最賣座巡演歌手,當中近半歌手或組合曾到亞洲登台,惟選址本港者不多,遠遜日本及新加坡(見圖)。而賣座的韓國歌手或組合在亞洲表演時亦不一定經過本港(見表),如何爭取國際級歌手訪港引起各界討論。

吳雨籲政府行政「開綠燈」

啟德主場館落成象徵本港在場館硬件上躋身亞洲較高水平。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委員、資深製作人吳雨表示,場館規模確是海外歌手揀選巡演城市的首要考慮,「在紅館做5場也只是5萬人,海外歌手不可能唱那麼多場」,相信啟德主場館將助打破困局。據吳雨了解,主場館將場租訂於演出門票收入15%,比目前紅館的20%低,而且啟德主場館設租用費上限,「多出的由主辦方袋,你賺到是你本事」。他未透露其他亞洲知名場館的場租水平,但認為在亞洲區內具相當吸引力。

不過單憑大型場館也未足以吸引國際級歌手,近年亞洲不同地區各出其謀吸引海外歌手(見另稿)。吳雨稱,海外歌手同時着眼整體支援,甚至連團隊的交通安排也會關注,他憶述以往邀約亞洲歌手時辦理工作簽證過程繁複,「一名工作人員(證件)有問題,就有可能影響整個團隊」,呼籲政府在行政上「開綠燈、幫吓忙」,他亦認為本港近年缺乏人脈聯繫海外歌手或其團隊,要吸引海外歌手仍有待努力。

吳雨倡旅發局把握機會向日後來港的海外歌手及其團隊介紹香港,「如果他們覺得香港安排得很好、感到很舒服,他們稱讚一句,好過我們自己說十句」。

陳淑芬:吸引關鍵仍在利潤

亞太現場演出行業協會自2010年代起倡議興建巨型表演場地。該會聯席主席、資深音樂經理人陳淑芬表示,本港現存演唱會場地規模遠不及海外,「試想Taylor Swift怎會想來香港呢?」,嘆「香港錯失了很多機會」。陳淑芬樂見體育園落成,料可為本港邀約海外歌手增添籌碼,但強調巨型場館只是「入場券」,「讓別人願意來看看,再與其他東南亞國家比較」,最終成功與否關鍵仍在整體利潤。她提醒,澳門等周邊地區亦積極推動演唱會經濟,「如果兩座城市相近,場館規模相若,而澳門能賺多些錢,別人自然會揀澳門」。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回覆本報查詢重申,啟德體育園至今已與逾200個本地和海外體育及非體育活動推廣機構、組織及代理人接觸,多個機構已決定或計劃租用園內設施,形容海內外機構「對在啟德體育園舉辦大型活動的興趣非常大」;但未回應局方對體育園創造的經濟收益有何目標。

(體育園展望.系列二)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