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長車兩折冀減短搭開支 議員:長者未必每程計數

【明報專訊】2元優惠檢討方案中,車資10元以上改收兩折,被視為解決「長車短搭」的做法。有議員引述勞福局稱,當局檢視後認為「長車短搭」情况不算嚴重,但亦期望壓縮相關行為招致的開支,故提出10元以上兩折的「溫和」調整。有議員及團體對成效有保留,認為長者未必每次搭車均會計數,記住及分辨哪程車是10元以上或以下。

香港新方向立法會議員張欣宇稱,限制次數是為防止有人搭太多程,他引述局方稱,每月搭逾240程車者佔受惠人數少於1%,因此估計設計並非慳錢招數,真正能節省開支的是10元以上改收兩折的措施,當局盼減長車短搭,壓縮相關行為招致的開支。

鄧家彪倡改車站設計 助辨長短車

翻查資料,運輸署2019年實地調查後發現,車資8元或以上的長途巴士班次,約13%長者或殘疾者是短途客。據調查結果,運輸署大致估計,因長車短搭而額外發還的收入損失,全年約2100萬至2700萬元。

工聯會鄧家彪認為,長者未必記得哪些車程是10元以上或以下,相信大部分「見車就上」,新方案未足以改變長者行為。他建議巴士站改善設計,協助長者分辨「長車」及「短車」。他重申期望巴士公司與政府分擔,讓60歲或以上者都可享半價,以減少政府補貼。

李世榮:分段收費可減補貼

民建聯李世榮認為「長車」兩折足以令長者考慮改搭短途車,但認為巴士公司應提供分段收費,減少政府補貼。社福界狄志遠相信長車短搭問題集中在巴士,建議巴士公司按行車距離收費,長者上下車拍卡,政府再補貼。

實政圓桌田北辰稱,10元以上兩折能一定程度改善長車短搭,但認為長車短搭情况實際上難以估算,當局如要更精準計算開支,可從另一方向入手,由限制每月車程次數,改為每人每月補貼設上限。

社協料教育可解決長車短搭

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稱,相信長者不會故意長車短搭,「有都應該是不知道政府會蝕」,相信藉教育已可解決,重申社協反對調整現時做法。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