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建設高峰期「入不敷支」恐再現 物業升值 去年中值近千億

【明報專訊】港鐵將迎來新的投資建設高峰期,多條新鐵路線陸續上馬,涉及投資以千億元計。雖然港鐵2018至2023年間每年投資淨流出仍少於100億元(見圖1),相比2015及2016年度的建設高峰期每年逾170億元不可同日而語,惟單是2024年上半年,投資淨流出金額便高見96.24億元,高於2022及2023年全年度平均逾60億元水平;反之從經營業務淨流入只有81.79億元,未計融資新資金下,「入不敷支」情况再現,這無疑為未來新一浪鐵路投資高峰期先作示警。

租市低迷 租金淨收入跌

據2024年中期業績,集團的香港鐵路營運扭轉過去數年虧損局面,恢復除息稅前盈利4.15億元,尚能自負盈虧,但僅為微利。另外,其長期看重的「鐵路+物業」模式,某程度上用以平衡鐵路盈利出現波動的情况,但是觀乎在港的收租物業雖持續增加,卻碰正低迷的租務市場,錄得淨租金收入反而由2019年度的39.73億元,下跌至2023年只有36.09億元,總租金收入亦未見突破50億元(見圖2)。

集團唯一可恃是「磚頭」有價,其投資物業價值逐年上升,至去年6月底已達975.84億元。相關投資物業既可出售套現,或甚至再按揭及抵押「撳機」。按目前商業物業通常按市值一半再抵押,這或為港鐵應付將來新的建設,暫時帶來稍多「銀彈」應付龐大開支。然而「撳機」多少,取決於其將來再融資及還本還息能力,這始終仍屬未知之數。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