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拆局:業界人士質疑用途被「框死」 稱地積比遜他區

【明報專訊】政府昨公布北部都會區3個「片區開發」試點詳情,每個均有私人住宅、產業和公共設施,最終發展商反應如何仍有待觀察。不過,有熟悉規劃及測量業界人士質疑部分規劃內容,冀當局稍後詳細交代或澄清,否則恐影響對企業的吸引力。

只能按本子辦事 與業界估計異

該人士指出,「片區開發」模式一般指將區內不同板塊的土地透過招標交由發展商平整土地、做基建及發展,但參考已公布的資料,政府卻已把試點土地用途「碎片化」呈現,基本「框死」各地用途,開發企業只能按本子辦事,發展空間與之前業界估計有異。

恐發展商難計掂數 促調高地積比

另一點是私營房屋方面,該人士稱新發展地區住用部分最高地積比一般為6.5倍,當局近年已在部分新發展區爭取提高地積比率,如去年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多幅公私營住宅用地申請放寬至最高6.8倍,惟現在3個試點私營房屋最高只有6倍,粉嶺北新發展區試點3幅私營房屋兩幅為4.2倍、另一幅僅2.4倍,促請當局考慮調高地積比,否則開發商未必容易「計掂條數」。

此外,該人士又留意到粉嶺北新發展區試點有3.2公頃巴士廠用地,佔整個土地面積約兩成,質疑是否應考慮上蓋物業發展。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