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85企業簽北都意向書 近七成中資 鄭雁雄信工商界「當好局中人」 劉兆佳:乏經驗需靠內外企

【明報專訊】政府昨率團帶企業代表考察北部都會區發展,其後安排85間企業的代表參與北都發展簽署儀式,其中近60間是中資企業(見表)。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辭稱,港府現時「大手筆,出好招」,相信工商界定能把握北都機遇,「當好局中人,不做旁觀者,主動參與特區政府的試點措施」。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北都發展龐大,港府財政有困難,加上本港工商界缺乏發展新產業經驗,故需借助內地及海外企業參與,「推動發展北都的聲勢」。

陳茂波率企業考察河套洪水橋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早率領企業代表到北都考察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在該區的「科創築城館」了解北都規劃及建設,以及3個「片區開發」試點的資料,其後到政總午宴及簽署參與北都意向書。

簽署儀式昨午在政總舉行,85間企業簽署「一般意向書」,包括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代理及匯豐銀行等,意向書寫上一句「支持及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簽署意向書的企業中近60間屬中資企業,包括華潤集團及招商局集團等中資龍頭企業,行業涵蓋金融、基建、通訊網絡等。另有35間企業代表簽署「企業之間就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有關項目」參與書,政府稱項目總投資金額逾千億元(見另稿)。

鄭:融入國家發展關鍵一着

特首李家超致辭時,鼓勵商界把握北都發展機遇積極投資土地開發、商業建設、創新科技等範疇,而3個片區試點規模和組成上各不相同,迎合不同商業考慮。鄭雁雄表示,政府的決心意志和發展規劃一旦獲社會各界參與,「將迸發出無窮力量」,並形容北都發展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關鍵一着」,而本港工商界素有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傳統,如改革開放之初,工商界已深明「家國大義」而捕捉商機和自覺投入。

阿斯利康參與

學者料吸外資需發展成熟

英國製藥公司阿斯利康是少有參與簽署儀式的海外企業,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相信,隨着北都發展漸趨成熟,海外企業才會投資;而私人企業不會主動合作投資北都,相信港府昨日扮演協調角色,帶領企業一同參與建設,猶如「開着引擎」。對於首階段已錄得逾1000億元投資額,他認為情况可觀,但建議不能僅以產業為本發展,應同時吸引名校及國際學校進駐,藉建設校網吸引中產家庭,吸納更多人才。

劉:暫可多吸東南亞中東企業

對於安排多間中資企業參與考察及簽署意向書,劉兆佳認為,反映中央視北都為國家發展重大項目,期望加強港深合作及大灣區發展;對港府而言,北都能推動以創科為首的產業升級,作為未來經濟發展支柱。劉兆佳預計,美西方壓制中港發展的趨勢持續,不鼓勵資金外流,故「不寄予厚望」外資參與北都建設,可能待取得初步成果後才能吸引海外資金,認為現階段可多吸引東南亞及中東企業參與。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