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抗疫3年,本港所有社交距離措施今起終告結束。特首李家超昨日公布,今日起全面撤銷「口罩令」,市民身處室內戶外及公共交通工具均毋須再強制戴口罩。醫衛局長盧寵茂形容撤口罩令代表香港全面復常,冀公眾可展露笑容說聲「你好,香港!」不過,不少市民表明會繼續戴口罩,有市民家中囤積約400個口罩未清,會待用完才考慮不戴。有內地遊客則說終可呼吸本港「新鮮空氣」。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提醒市民,搭車或到人多擠迫地方最好繼續戴口罩。
口罩令於2020年7月中生效,至昨日歷959天,是本港最後一項撤銷的社交距離措施。李家超昨出席行政會議前與盧寵茂交代相關安排,宣布今日起身處室內外及公共交通工具均毋須戴口罩,當局將透過行政措施要求進入醫療設施者須戴口罩,並強力建議院舍職員及訪客佩戴,衛生防護中心將發出健康忠告,呼籲有病徵者或免疫力弱者,在空氣流通欠佳的地方戴口罩。
室內外公共交通免戴 進公院院舍仍須
盧寵茂表示,疫情持續受控,且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未見上升,流感高峰期雖未完結,但已近尾聲,料撤口罩令後新冠及流感個案會短暫微升,但風險可控。他說考慮到局部保留口罩令效用不大,決定全面撤銷。
醫管局其後發稿公布,所有病人、訪客及員工進入醫院或醫療設施時仍須戴外科口罩,臨牀醫護維持每日快測。衛生署回覆稱,求診者及訪客進入衛生署診所須戴口罩並配合醫護指示。社署回覆稱,所有院舍員工及訪客仍須戴口罩,已致函通知院舍遵從有關要求。至於如訪客堅拒戴口罩將如何處理,醫管局、衛生署及社署均未有回應。
跟澳門撤令? 李家超:兩月前已積極考慮
李家超被問到是否太遲撤令及有否因澳門撤令而「人做我哋就做」,他說是按香港實際情况及整體利益決定,政府兩個月前已積極考慮撤令,認為現時最適當,相信不同盛事和國際活動將回歸香港。至於本港何時撤銷新冠作為「公共衛生緊急事態」,醫衛局回覆稱會按實際情况採取相應防控措施,以及調整應變級別。特首辦至截稿前未回覆相關查詢。
幼童呼吸道病情嚴重 許:較少接觸病毒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說,近日有呼吸道感染的兒童病情比以往嚴重,以往小童通常發燒兩三天,近日則有個案發燒一周,亦有兒童染鼻病毒後引發支氣管炎,他相信因兒童過去3年戴口罩而較少接觸病毒所致,建議學童乘交通工具或出席人多活動時最好戴口罩。本身是兒科醫生的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則認為毋須過慮,因兒童免疫力強,成人則可按年齡或自身疾病劃分風險。
婆婆怕再染不敢除 遊客:呼吸香港新鮮空氣
市民何女士認為現時仍有感染風險,她一家五口囤積約400個口罩,打算用完再考慮不戴口罩,特別在人多地方會戴。昨日戴兩個口罩出街的李婆婆說,她會一直戴口罩,即使夏天亦不考慮除下,因去年曾染疫,「當時病得很辛苦,不想再經歷多一次」。市民歐陽女士亦稱,疫情未過會一直戴口罩,亦會提醒兒子在校戴好口罩。
湖南旅客劉先生說,內地無口罩令,到港旅遊反要戴口罩,很不習慣,認為撤令是非常好的決定,「是時候呼吸一下香港的新鮮空氣」。他亦認為撤口罩令能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港,形容香港環境衛生整潔,不擔心染疫。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