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在2023/24年度將向醫管局撥款909億元,較上一年度「修訂預算」減少約2.7%,是自2013/14年度首見跌幅(見圖);醫療衛生整體撥款亦降19.2%,根據預算案帳目資料,減少原因主要與新冠疫情退卻有關。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協幹事彭鴻昌關注,本港「後疫情」時期仍有大量跟進工作,如處理疫情延遲的非緊急服務,憂慮削減開支後或未有足夠資源消化。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預算案中就醫療議題新猷不多,故撥款金額未必完全反映港府支援醫療發展的「力度」。
范鴻齡:倘扣抗疫撥款 整體仍增
預算案提出,港府2023/24年度醫療衛生整體開支預算為1248億元,按年減19.2%;當中1044億為經常開支,按年跌約17.8%。醫管局於2023/24年度獲909億元總撥款,按年跌約2.7%。主席范鴻齡表示,若扣除用於抗疫的額外撥款,局方2023/24年度所獲撥款仍增加,重申將以不同措施挽留人手,公院亦會在2023/24年度增設約100張病牀。上一份預算案中,政府曾向醫管局撥75億元應對疫情,據了解若扣除相關撥款,醫管局撥款有5.8%增幅。
據悉,醫療衛生撥款下跌主因與新冠疫情緩和、檢測及檢疫等開支隨之減少有關。政府開支預算另顯示,衛生署2023/24年度整體職位數目將削60個,其中50個涉預防疾病。
彭鴻昌指出,理解隨着新冠疫情放緩,相關開支勢必減少,惟「後疫情」仍有不少工作,如治理長新冠患者、醫管局員工或要加班處理疫情高峰期延期的非緊急手術等,憂慮大幅減少預算或未有能力消化。2023/24年度醫療衛生經常開支預算將佔政府相關預算的18.6%,彭指比率與過去數年相若,惟本港人口老化、醫療人手短缺等問題漸趨嚴重,盼日後可再提升醫療開支。
林哲玄稱未必完全反映支援力度
林哲玄向本報稱,是次預算案未涉獵部分醫療議題,如完善公共牙科服務制度、基層醫療詳細方向等,由於相關項目日後均能申請額外撥款,形容預算案未必完全反映港府未來支援醫療發展的力度。
基層醫療少着墨 消息:已留30億
現屆政府大力推動基層醫療以減公營醫療系統負擔,今次預算案只列出將在今年第三季公布「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優化長者醫療券」措施詳情,未有提及其他基醫措施。消息人士補充,政府將如期在今年內落實上述兩項計劃,已預留30多億推行相關措施,當中約19億用以改善醫療券,料有140萬名合資格長者受惠。醫療券改善後,長者要至少將1000元用於「特定基層醫療用途」才會獲發加碼的500元,消息人士續稱,特定用途將涵蓋購買預防藥物、疫苗、洗牙及基本補牙等牙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