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經濟逐步復蘇,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繼續推出多項一次紓困措施,但「派糖」總額由去年約1092億元減至594億元,當中預算以327億元向成年市民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被問及消費券會否助市民外遊消費,政府消息人士說,市民用消費券買機票,開支也能帶動本地旅遊業。財政司長陳茂波昨晚出席預算案電視論壇說,長期推行消費券不可行,承認開支較大,未來是否再派要視乎每年財政狀况,審慎處理。
退稅上限6000 增子女免稅額
政府連續第3年派消費券,今次金額較去年減半至5000元,將分兩期派發。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去年第二期消費券已登記市民將自動獲發首期消費券,適用範圍與去年大致相同,首期沿用6個電子支付平台,除帳戶失效等特殊理由不能轉換平台。政府消息人士稱,粗略估計消費券可令本地生產總值增長0.6%。
多項紓困措施均「縮水」,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寬減上限減至6000元,差餉僅寬減首兩季、上限1000元,不過子女免稅額2023/24年度則加碼至13萬元,亦維持發放額外半個月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以及為住宅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見表)。
陳茂波於記者會稱,由於出現財赤,「派糖」量力而為,目前支援措施已是政府「力能所及」。他稱,社會對應否續派消費券分歧很大,考慮財政狀况後最終為鞏固經濟復蘇決定再派,但力度減少。
學者恐消費券成效弱 政黨促加碼
經濟學者李兆波及關焯照均估計,消費券經濟提振作用有限,難為本地生產總值貢獻0.6%。關焯照質疑在龐大財赤下「派糖」594億元是太多,認為經濟復蘇初期可推出退稅等措施,再派消費券缺乏成效,通關後不少經濟效益將外流。
各黨派均歡迎再派消費券及其他紓困措施。其中一直反對派消費券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消費券在復蘇階段能刺激消費,讓市民高興一番。民主黨亦歡迎繼續派消費劵,但認為金額不足,18歲以下亦未能受惠,促請政府考慮加碼。
(2023/24財政預算案)
相關字詞﹕財政預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