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總結上周股市表現,成熟市場整體上漲0.7%,美股震盪上漲0.5%,歐洲與日本分別上漲0.7%與下跌2.3%,日股表現還是比較差。新興市場整體上漲1.1%、反而比成熟市場表現好;新興亞洲上漲1.3%最多,其中台灣表現最好,拉丁美洲最差、特別是巴西股市。
匯率市場方面,上周美國經濟數據包含採購經理人指數、勞動市場數據等都顯示經濟下滑,使得美匯指數因而走弱;美匯指數走弱讓其他國際貨幣相對走強,其中巴西因評級前景穩定與經濟成長創3個季度來新高,使得巴西里拉走升;韓國大選結果正面激勵韓圜明顯升值;紐澳與加拿大減息路徑接近尾聲,加上經濟增長表現有所改善,使得紐、澳與加拿大幣等原材料貨幣升值。
美國5月製造業PMI由48.7小幅下降至48.5,不僅低於預期的49.3,從出口訂單、進口、存貨都可以看到明顯下降,反映關稅提前進口已基本結束。
另一方面,5月服務業PMI由51.7下降至49.9,低於市場預期的52,為近一年來首度跌破榮枯線,反映服務業擴張動能放緩,關稅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開始擴散至非製造業層面。
美國4月職缺數升至739.1萬,高於預期的710萬,然裁員數同步上升至178.6萬,為9個月來最大升幅,反映勞動市場持續降溫。美國ISM製造業與服務業PMI雙雙下滑,顯示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已從製造業擴散至服務業。製造業方面,進出口與庫存指數同步惡化,反映拉貨潮結束與供應壓力上升;服務業則呈現新訂單與積壓訂單同步下滑,價格壓力續升,使得通脹風險升溫。此外,4月JOLTS報告顯示,裁員數顯著增加,勞動市場進一步走弱,整體經濟下行信號漸趨明確。
上周美中貿易戰又有新發展,美國指控中國違反約定、揚言增加科技制裁(很像特朗普第一任中段的發展),而中國也反控美國不遵守約定。此外,鋼鋁關稅由25%上調至50%,不過在上周中後段,特朗普與習近平通話,雙方釋出將互訪並重啟貿易會談的信號。
然而,美股基本面下行態勢不可免,上周的製造業PMI數據顯示先前因應貿易戰的提前進口基本結束,且通脹壓力未來會上升,而勞動市場也在下行,整個經濟的壓力更有從製造業擴散至服務業的傾向。
部署方面,美股波動性將開始加大,應對特朗普政策擺盪加深的市場不確定性。當然,6月底之後,我們認為貿易戰/財政議題等等的影響會更大,屆時風險會較大。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KGI凱基 投資根基]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張兆聰:大型落後股可吼Alphabet (2025-06-09)
伍禮賢:港股下半年仍有力再試25000關 (2025-06-09)
陳大為:美鋼鋁依賴入口 關稅自製麻煩 (2025-06-09)
袁國守:京東預測PE不足8倍 現水位值博 (2025-06-09)
簡慧敏:港鐵事故「回贈」預防應急機制亟待優化 (2025-06-09)
《幫你格價》:善用食肆商店父親節優惠 (2025-06-09)
瑞士嘉盛銀行:偏好防守股 醫療保健看高一線 (2025-06-09)
相關字詞﹕財經專欄 KGI凱基 KGI凱基 投資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