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封面故事

中銀國際白韌:恒指今年看25700 睇好騰訊小米

【明報專訊】中美元首上周四對話利好投資氣氛,恒指全周回升502點或2.16%,今期封面故事專訪早於1月中旬已早着先機、預料DeepSeek在全球興起而看好中國科技股以至恒指整體表現的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白韌分析最新形勢。白韌目前仍然看好中國科技股以至恒指後市,特別是騰訊(0700)及小米(1810),預料恒指今年底前可升抵25,700點;另外,白韌認為,在近月港元定存利率急跌的情况下,高股息率的中資股更加有吸引力,看好內銀股、中資電訊股及中資石油股。

明報記者 葉創成

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前周五指與中國在經貿方面仍有分歧,令港股上周一曾經出現沽壓,惟白宮發言人萊維特( Karoline Leavitt)當晚表示特朗普可能於周內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後,港股上周二至周四均回升,而「習特通電話」亦順利於上周四晚上進行,習近平表示:「校正中美關係這艘大船的航向,需要我們把好舵、定好向,尤其是排除各種干擾甚至破壞,這尤為重要。根據美方提議,兩國經貿牽頭人在日內瓦舉行會談,邁出了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問題的重要一步,受到兩國各界和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也證明對話和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雙方要用好已經建立的經貿磋商機制,秉持平等態度,尊重各自關切,爭取雙贏結果」;特朗普同樣指出,兩國日內瓦會談很成功,達成了好的協議,美方願同中方共同努力落實協議。

早在特朗普1月20日重返白宮再任美國總統前,白韌在《Money Monday》第482期(1月13日出版)封面故事專訪中曾表示:「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未必一開始便對中國採取強硬及打壓的政策,這樣的話,在某些議題或情况下,中美兩國便可增加互動、建立默契……故我覺得現階段不需要就特朗普新政策對中國股市帶來的風險過度悲觀。」而白韌上周再次接受《Money Monday》專訪時仍維持相若觀點,指特朗普政府目前不論在內政或外交上均有很多其他問題需要處理,料中美關稅戰最壞時間或已過去,指這對中國股市延續升浪亦屬正面。

DeepSeek帶動 中國科技股估值提升

白韌在《Money Monday》第482期封面故事專訪中亦曾表示,今年內地GDP料按年增長約5%,支持企業盈利向好,稱中銀國際予恒指今年合理值22,000點,相等於10倍預測市盈率,當時他更已早着先機料DeepSeek在全球興起而看好中國科技股。隨着DeepSeek在全球取得成功,恒指農曆新年假期後、2月初開始在中國科技股帶動下急升,2月13日已曾升穿22,000點,而中銀國際當日發表報告,指DeepSeek在全球取得成功可提升中國科技股估值,故將恒指今年合理值預測從22,000點上調至25,700點;之後恒指曾延續升浪,3月19日高見24,874點,本季以來隨着中美關稅戰的發展而大幅波動,上周五收報23,792點(見圖1)。

《Money Monday》是次再專訪白韌,最關心的當然是中銀國際對恒指今年合理值25,700點,以及看好中國科技股的看法是否維持不變,白韌就此明確表示:「沒有改變,我們現仍維持恒指今年合理值25,700點,也繼續看好中國科技股。」

恒指倘升穿25700點 或再調高合理值

投資港股時若緊跟國策,往往事半功倍,白韌分析,目前內地政府政策方向仍屬擴張性,料相關部委今年餘下時間將繼續出台政策支持GDP增長,故中銀國際現仍維持恒指今年合理值25,700點。

白韌續說,雖然中銀國際現仍維持恒指今年合理值25,700點,而這與上周五收市價23,792點比較,差距僅1908點或約8%,但這並不意味恒指在今年餘下時間只有這不足雙位數的上升空間:「我們現仍維持恒指今年合理值25,700點,預測恒指在今年底前可升抵25,700點,到底是年底前一個月或多少個月可以升抵25,700點,就此我們沒有預測。假如恒指在今年餘下時間的某一日升抵25,700點,而當時基本因素及市場氣氛也能配合,我們不排除會調高恒指合理值,像今年2月中旬由22,000點上調至25,700點一樣。總之,今年港股的大方向我們仍然是睇好。」

騰訊季績理想 目標價上調至634元

除了看好今年港股的大方向外,白韌亦強調,隨着DeepSeek今年1月開始在全球取得成功,反映中國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發展追近美國,這亦的確提升了中國科技股的估值,而該板塊今年以來表現亦跑贏恒指:「恒指估值本身已經屬偏低,中國科技股估值亦曾在相當長時間比較折讓,DeepSeek面世後起碼收復部分失地,希望這趨勢可以延續。」他續說,中央近年一直強調需要發展新質生產力,當中的核心便是發展科技,因此投資中國科技股亦符合此國策。

至於如何選擇中國科技股呢?白韌透露,他在《Money Monday》第482期封面故事專訪中所看好的騰訊、阿里(9988)、美團(3690)、京東(9618)、攜程(9961)及中芯(0981)等中國大型科技股,目前此觀點大致不變,而中銀國際在騰訊上月公布上季理想業績後重申對騰訊的「買入」評級,目標價上調至634元,而他認為今年以來股價已跑贏恒指及恒生科技指數的騰訊(見圖2)目前仍是中國科技股的首選。

騰訊基本因素好市值大 機構投資者青睞

騰訊上季營業額按年增加約13%至1800億元人民幣,而經營利潤僅增加約10%至575億元人民幣。騰訊總裁劉熾平在業績分析員會議表示,AI投資抵消釋放營運槓桿的效應,以致上季經營利潤增長低於營業額增長,此情况持續時間暫仍然未知,而過去騰訊培育新產品至貨幣化階段大約需要一到兩年。

白韌表示:「騰訊除了業績理想、基本因素良好外,其市值在中國科技股中亦屬最大,這便比較着數,原因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機構投資者某程度上會根據市值來買貨的,因此估計亦甚少機構投資者投資港股是不買騰訊的。由於機構投資者的廣泛參與,騰訊每日成交額亦十分活躍,十分容易變現,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是假如市場出現風吹草動令你需要沽出騰訊,即使是數以十億元計的沽盤也不會對股價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小米集資426億 拓晶片建產品生態圈

除了像今年1月般繼續看好騰訊外,白韌亦首次提到看好股價在3月19日創歷史新高59.45元後不久便成功以每股53.25元配售8億股集資426億元的小米。小米股價上周五收報53.1元,與53.25元配股價相若,而與去年底收市價34.5元比較,今年以來則勁升53.9%,表現強勁(見圖3)。

白韌表示:「小米的確是有實力的,其3月曾配股集資426億元,規模相當大,僅次於比亞迪同月集資435億元,雖然當時市場有些言論認為這對於股價並非一個好的信號,指過去每逢(小米董事長)雷軍旗下上市公司集資後股價均會低迷一段長時間,但這情况今次沒有出現,小米股價在3月底及4月初出現調整後已掉頭回升。我覺得小米股價強勢亦是有基本因素支持的,以前小米主要生產智能手機或小型家電,今時今日除了在這些領域保持優勢外,近年始發展的電動車亦做得很好,目前更致力生產旗下產品需要的晶片,所以層次不斷提高了,日後可望形成產品生態圈。關鍵是雷軍的確是有魅力的商界領袖,其往往親自主持新產品發布會,營銷技巧獲市場受落,也能夠吸引研發人才加盟做好產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封面故事]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