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期市場動態呈現出韌性與審慎並存的複雜格局,美國股市在強勁的第一季企業盈利,以及貿易前景改善的帶動下反彈,但關稅風險依然存在,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中國及亞洲(不計日本)股市則受惠於初步的政策寬鬆,以及美元走弱而出現回升,然而結構性挑戰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未緩解。
自4月2日美國宣布開徵關稅以來,美國股市已完全收復跌幅,主要受惠於經濟數據持續展現韌性,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企業首季盈利普遍優於預期,儘管部分業績可能受到趕在關稅前存貨所支持;以及市場已預期某程度的貿易協議,因特朗普近期就關稅立場轉趨溫和,並增設多項豁免條款。
然而,我們認為即使部分關稅會被調降,特朗普仍不太可能全面撤回已實施的關稅;相關措施對市場信心及經濟的長遠影響,仍需透過未來數據觀察。聯儲局亦指出,面對失業率上升與通脹壓力並存的風險,其減息立場將保持耐心,反映整體不確定仍高。
市場氣氛轉趨樂觀,但若要推動後市進一步上升,仍需倚賴更具體的貿易協議細節,以及穩健的經濟數據作支持。
同時,在美元偏弱與美國資產風險溢價上升的情况下,資金從美國撤出並轉趨多元化的趨勢料將持續。
資金撤美 投資轉趨多元化料持續
中國方面,4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疲弱及出口下滑,反映關稅帶來的經濟衝擊日漸浮現。中國最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降低政策利率10個基點,儘管是次減息幅度不大,但其時間點早於預期,釋放出支持經濟的正面信號。官方對貿易情勢仍採觀望態度,並持續評估其對經濟影響,以便進一步出台政策。
中國對美國的關稅談判立場亦見軟化,市場雖已預期雙方關係有一定程度緩和,但中美間龐大的結構分歧,需更長時間才能形成具體協議。五一黃金周的消費數據表現中規中矩,反映消費逐步復蘇,但整體消費者支出仍偏審慎與具選擇性。至於港股,最近受惠於HIBOR顯著下跌,港元強勢下,本地利率敏感型股份均有望得益,特別是地產發展商。
倘日圓續升 套息平倉潮或重現
日本市場方面,美元走弱下日圓顯著升值,日本央行亦對進一步加息表現審慎,突顯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然而由於日本國內通脹升溫,我們認為日央行最終仍需加息,但或需待日本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塵埃落定後才行動。
目前日企首季業績整體理想,但管理層語調傾向保守,不少亦以140 至145區間作為美元兌日圓匯率的參考預期。若日圓持續升值,將對日本企業盈利帶來壓力,並可能重新觸發過去幾年曾出現的日圓套息交易平倉潮。
東南亞地區因具備政策彈性而相對受惠,基於美元轉弱為東南亞國家提供政策寬鬆空間,當地央行更具靈活性實施減息。台灣與印度則面臨特定的匯率與政治風險。亞洲以外的新興市場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受惠於美元走軟,以及受關稅的影響可能較低,但歐洲與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仍需謹慎評估。
債券市場在滯脹疑慮下仍顯脆弱。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於4月大幅波動後,聯儲局保持耐心立場,我們預期該孳息率短期將維持於2厘至4.4厘區間之內。
如聯儲局延遲行動或滯脹風險上升,美債孳息率或面臨上行壓力並再度波動,現時不少投資者對利率存續期的潛在風險亦保持審慎。亞洲投資級債券的信貸息差自關稅消息後有所擴闊,惟仍處於歷史相對偏緊的區間之中。
央行續增持 對金價有支持
黃金價格在突破每盎司3500美元後進入整固期,雖然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但金價走勢未見明顯回落,因美元走弱與市場波動持續,加上各國央行繼續增持黃金,以分散外匯儲備風險,對金價提供支持。
相較單一資產或傳統平衡組合,多元資產策略能提供較低的波動。然而,近期股票、企業債,以及商品等風險資產間的相關性顯著上升。在當前市况充滿不明朗因素的前提下,穩定收益來源將成為投資回報的關鍵驅動力。
惠理基金首席投資監多元資產投資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