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債匯下滑之際,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價格昨升穿11.1萬美元,創歷史新高。受惠於機構投資者及企業增持數碼資產,比特幣近期持續上漲。受一系列有利加密貨幣資產的消息推動,包括美國參議院通過由共和黨提出的《GENIUS 法案》程序表決,為建立穩定幣(如USDC和USDT)的監管機制鋪路,市場對加密貨幣前景趨於樂觀,加上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投資者在美元資產價值下跌之際,尋找對冲美元下滑的保值手段,刺激比特幣價格升穿特朗普1月20日就任總統當日所創的10.9萬美元高位。
投資者增持比特幣 對冲美元下滑
比特幣今年以來上漲逾18%。由AI驅動的投資和研究平台SoSoValue的數據顯示,比特幣ETF的資金流入強勁而穩定,5月迄今只有兩天錄得資金淨流出。
追蹤企業持有比特幣數量的Bitcoin Treasuries指出,今年初以來,上市企業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增加31%,佔比特幣總供應量15%。
上市企業持有量增逾三成
長期對加密貨幣資產持懷疑態度的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本周突然「轉軚」,宣布允許客戶購買比特幣。作為美國資產值最大的銀行,摩通的政策轉變被視為比特幣進入金融領域主流的最新信號。
此外,《華爾街日報》報道,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計劃允許非美國客戶,通過數碼帳本(digital ledger),交易蘋果(美:AAPL)、Tesla(特斯拉)(美:TSLA)、Nvidia(英偉達)(美:NVDA)等逾50隻熱門股票或ETF的代幣化版本(tokenized versions) ,並將在未來數周在歐洲、拉美、非洲和亞洲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