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上周五公布向美國進口貨品徵收34%關稅,作為美國「對等關稅」的反制措施,打擊市場對通過談判緩解關稅的期望,觸發亞太區股市急跌,亦帶動亞洲貨幣兌美元普遍下挫,在岸人民幣在清明長假後復市,早段最多下跌368點子(1厘等於1萬點子)至7.3181,見兩個半月低位。內地在2018年美國首輪關稅時曾將人民幣貶值12%以應付關稅,富瑞發表報告,預期今次內地會採取觀望態度,人民幣短期只會溫和貶值,預期今年會在7.35上下5%,即7至7.7的區間波動,但又指若經濟顯著受累,人幣亦有三成概率跌穿8。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人民銀行昨日公布人民幣中間價報7.198,較上周四長假前下調91點子,為逾4個月最低,不過較市場以貨幣籃子測算偏強1136點子,較周四多近400點子,顯示人行加強以逆周期因子控制在岸人民幣貶幅。市場對美國減息預期上升,限制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截至晚上10時在岸人民幣報7.3081,跌268點子,離岸價報7.3202,跌233點子。
高盛:人行本季或減息降準
富瑞報告指出,人民幣貶值雖然可減緩美國關稅衝擊,不過同時增內地進口貨品成本,也可能讓美國沒有顧忌地再加關稅,另外內地正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保持匯率穩定相當關鍵,不過若內地GDP增長明顯受累,當局或增加人民幣貶值幅度,屆時人民幣會有三成概率跌穿8。人行首季沒減息降準,富瑞稱逾半投資者預期未來1個月市場報價貸款利率(LPR)會下調0.25厘,並降準1個百分點,該行稱內地內需疲弱、外需受壓加上通縮持續,預期利率續下行,一旦年內聯儲局減息,人行很大機會跟隨。
高盛報告亦指出,人民幣穩定對人行仍相當重要,以避免資本外流壓力,事實上若以貿易權重計算,人民幣匯率已經貶值來幫助出口。該行指出,市場普遍預期美元下跌,有助人行在放寬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同時將人民幣匯率在現時7.3水平保持相對穩定,維持對人民幣未來3個月保持在7.3的預測,未來6至12個月料跌至7.35,並預期人行本季將減息0.2厘,並降準0.5個百分點。
大摩料內地提前推寬鬆措施
摩根士丹利指出,現時美國累計對華加徵65%關稅,而同時向內地區內供應鏈伙伴徵收高額關稅,相關衝擊會較首輪關稅為高,估計關稅會減少內地經濟增長1.5至2個百分點。大摩預期內地會在未來數個月加快推寬鬆措施,包括加快落實兩會時公布2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方案,新增刺激措施提前至第二季而不會等待7月政治局會議推出。不過大摩認為,內地寬鬆措施或無法完全抵消關稅影響,現時該行對今年內地GDP增長4.5%預期,有下調0.5個百分點風險。法國外貿銀行則將今年內地GDP增長預測下調0.5個百分點至4.2%,已反映內地增加刺激政策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