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企業地球村

美油企未積極增產 特朗普大計恐落空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在競選時已對美國通脹耿耿於懷,稱希望擴大油氣產量以降低油價,故提出「鑽吧,寶貝,鑽吧(Drill, Baby, Drill)」的口號,呼籲油企合作,更有官員放風認為油價跌至每桶50美元亦無妨。然而,油企或與特朗普同牀異夢,似乎不想看到油價急跌,亦有人私下形容「鑽吧」只屬民粹口號,與特朗普會面時亦着力談放寬監管,避談油價,會後官員亦轉口風,否認提過每桶50美元。加上關稅及「油組+」增產等環境,市場懷疑特朗普的石油擴產大計能否一帆風順。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綜合報道:彭博、《金融時報》

特朗普曾形容石油為「液態黃金」,正大批藏在美國人腳下,一直呼籲美國油企擴大產量,同時可降低油價以遏制通脹。雖然特朗普未曾透露他的「心水油價」,但當油價自年初每桶70美元以上跌至3月中的每桶約65美元時,他形容為「傑出消息」,似乎樂見油價回落。

分析:油價低見50美元 油企減鑽採

近期政府中人談及清晰油價時,要數《金融時報》在3月10日有關能源部長賴特(Chris Wright)的訪問。賴特認為,美國頁岩油行業能夠做到特朗普承諾,即使價錢跌至每桶50美元,仍可擴大產量,強調這個行業靠創新及提升效率,「絕對」可同時做到低價高產。

他預料,行業一段時期內將面臨顛覆性改變,類似2014年油組與頁岩油行業之間競爭,導致油價競爭激烈。他補充,當時「有許多破產,有許多顛覆,但最終結果是以超低價去生產一桶油。」

賴特口中的每桶50美元,卻被市場質疑是否合理。著作曾獲普立茲獎的能源歷史學家Daniel Yergin斷言,油價每桶50美元的話,頁岩油經濟運作不到。

能源研究組織Enverus董事總經理Andrew Gillick表示,不肯定每桶50美元的油價對美國能源業的結果,是否特朗普政府所樂見。他認為,供應商最可能今年計劃讓油價維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上,若油價低至50美元,鑽機數量可能會減少,鑽採也會放緩。他補充,當二疊紀盆地鑽機數量減少,液化天然氣(LNG)就會失去年底所依賴的伴生氣(associated gas)。伴生氣為開採原油時產生的天然氣,可經管道或液化輸送至世界各地。

調查料未來5年油價回升至82美元

不過,對油企而言,擴大供應意味減少自己盈利,或與特朗普所想有衝突。在特朗普上周推出大規模關稅政策之前,據達拉斯聯儲銀行在3月12至20日匿名訪問過百名油氣企業管理層,當中最多人看今年底西得州油價介乎每桶70至74.99美元,只有不足一成相信油價可跌穿每桶60美元,平均料為每桶68.32美元。此外,受訪高層平均料未來5年西得州油價會逐步回升至每桶82美元(見圖),與特朗普想法相反。有一名匿名油企高層更在問卷中表示,政府的混亂對大宗商品市場而言是場災難,「『鑽吧,寶貝,鑽吧』只不過是錯誤觀念及民粹主義者的戰鬥口號。」

彭博:本土油企擬今年增產最多半成

彭博稱,大部分本土油企只計劃今年擴大供應最多半成,遠不及特朗普所想的大幅推高產量。埃克森美孚(美:XOM)及雪佛龍(美:CVX)擴張速度較大,市場預計兩家企業將把得州西部和新墨西哥州東南部的二疊紀盆地產量擴大約一成,大致貼合近年增長率。Enverus預測,今年美國本土原油預計將每日增產16.5萬桶,較去年每日增產12萬桶的幅度為大。特朗普與油企對於油價似乎目標不一,雙方在3月19日會面時,都有意避而不談,只着眼於許可證審批速度。彭博指出,這場會議前,市場憂慮特朗普推低油價的計劃,有可能令本土產油活動難以賺錢,會議當日西得州油價亦只有約每桶67美元,較特朗普首日上任時的每桶75.89美元跌約一成。

內政部長伯格姆(Doug Burgum)表示,石油高層與特朗普會面時,只敦促加快審批,沒有談論油價。他透露,談論許多批文事宜,因行內監管可能令他們難以經營,他亦聽到有人表示,在美國等待審批的時間,比實際建造關鍵基建的時間更長。他重申,油價由供求定價,強調會上政府沒有說過會改變油價的事。

會後賴特亦截然轉口風,他說:「我不認為我之前提及過(每桶)50美元油價……我從來都說所有大宗商品是(在於)供應與需求。」但他補充,聯邦政府可以做一切事來移除障礙,讓供應增長,現屆政府亦開始拆牆鬆綁,在降低生產油氣成本時,提升化石燃料的需求,「我們已看到價格下降,因為我們預計美國的能源生產將會更容易,風險亦會更低。」

美國石油學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主席Mike Sommers稱,大家身為美國油氣業領袖,很感謝特朗普及內閣要員與他們會面,談論由美國人投票贊成的合理能源方案。

白宮發言人Taylor Rogers表示,會面期間,特朗普再度確認其恢復美國能源主導地位及「鑽吧,寶貝,鑽吧」的承諾。

康菲CEO:沒誘因要加速鑽油

彭博指出,管理層稱讚特朗普行動迅速,批出天然氣出口許可證,並放寬一些增加營運成本的監管。雖然特朗普不可下命令推高產量,但可鼓勵油企擴產,政府亦有意鬆綁,減少生產油氣的障礙和成本。

即使政府鼓勵油企擴產,亦有外在環境制約。彭博分析,美國得州南部和北達科他州之間有油頁岩區,本來這個地區擴張為全球原油市場成長的最大支柱,甚至從沙特阿拉伯等油組國家搶得市場份額,惟自「油組+」產量恢復增長後情况逆轉,整體頁岩油產量持平。截至今年3月21日,美國石油總產量已徘徊在每日1357萬桶,幾乎破紀錄。康菲公司(美:COP)行政總裁Ryan Lance在2月表示,沒有多少誘因令公司要加速鑽油,「我會說我們已正在『鑽吧,寶貝,鑽吧』。」

此外,「油組+」原定5月每日增產13.5萬桶,經上周會議後,決定改為每日增產41.1萬桶。畢馬威美國能源主管Angie Gildea指出,石油需求與經濟體交織,目前各個市場正在消化關稅,但石油產量上升與全球經濟轉弱,將令油價有下行壓力,有機會為波動市場揭開新一章。

特朗普加徵關稅 或推高油價

另一方面,特朗普上任以來的多項新猷,亦可能與其降低油價的目標相違。首先,特朗普大徵關稅,可能為油企加重負擔;例如美國煉油廠須從加拿大進口鋼材及重質原油,前者用於鋪設油井內部,後者用來生產汽油及塑膠等石油產品。其次,特朗普提議凡向委內瑞拉購石油的國家須被美國徵關稅25%,亦有可能將油價推高。上周特朗普向多國大徵關稅,仍未知會否使情况惡化。

[企業地球村]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