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明天(4月1日)便踏入今年第二季,不少分析員預料港股4月份走勢偏淡,恒指於23,000至24,000點整固為主,原因之一是業績期接近尾聲,短期欠缺利好消息,加上先後有公司包括比亞迪(1211)、小米(1810)及蔚來(9866)配股抽水,難免影響投資者情緒。
再者,全球貿易戰愈演愈烈,年初迄今累升近17%的港股,於第二季回調機會頗高,就算再創年內新高,即升高於24,874點,相信要到今年第三至第四季才成事。
至於本周焦點,必定落在本周三(4月2日)美國向貿易伙伴徵收的對等關稅有多辣,且看特朗普將帶來的是「驚」還是「喜」。港股上周先行「迴避」,恒指全周累跌263點或1.11%,連跌3周,插804點或3.3%,上周五期指結算日跌152點,收報23,426點。
美股方面,市場看法相當分歧,好友認為,聯儲局態度已有所改變,現時擔心美國經濟放緩甚至衰退多於通脹升溫,故年內仍有機會減息半厘,有利股市。淡友則認為,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改革步伐過急,資金或有序撤離美股,因此近期調整並非建倉時機。孰是孰非?留待市場告訴各位。
明報經濟投資理財副採訪主任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