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台積電計劃在美國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令外界憂慮台積電變「美積電」,台灣當局昨試圖淡化這種講法。經濟部長郭智輝強調,變「美積電」的想法是多餘的。他說,台積電在美國和日本已有廠房,在德國也要建廠,「這和關稅是兩回事, 台積電在全球佈局是很重要的」。
當被記者問及台海一旦發生戰爭,而美國有晶片,會不會導致台灣失去價值,郭智輝回應稱,台灣不會喪失優勢,台灣完全有價值、變全球矚目焦點。對供應鏈會否連帶遷移美國表示存疑。他說,台積電「在美國生產是為了美國客戶,在日本生產為了日本客戶,在台灣生產是為其他客戶」,長遠來看,以目前的投資規模,以及所需的供應商數量,可能還不至於吸引整個供應鏈撤離台灣。
對供應鏈連帶遷美存疑
台灣經濟部指出,目前除了赴中國內地投資需落後一個世代(N+1)的規定,企業赴海外其他地區投資不受「N+1」限制。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首個廠房,已開始以4納米製程生產晶片,預計第二座晶圓廠最快在2026下半年,以3納米製程進行量產,第三座晶圓廠將在2030年前使用2納米或更先進製程製造晶片。郭智輝保證,台積電最先進2納米製程晶片「明年不會到美國生產」。目前預計台灣將在今年底量產2納米製程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