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漢思能源(0554)較早前以27.22億元代價增購城巴54.44%股權,令其在城巴持股增至七成。儘管城巴經歷疫情並出現虧損,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楊冬卻表示,其間毋須向城巴增資。反而新巴與城巴合併及加強管理後,估計每年可節省1.4億元開支,加上獲政府提升票價後料每年新增2億元票價收入,城巴將推進車隊更新換代,並擴展國際市場。
明報記者 陳偉燊
資料顯示,漢思去年增持城巴股權,並分3年付款,楊冬指出,城巴的業績自去年8月起綜合併表後,規模更大過集團的內地業務。「在接觸新業務時需要學習,此前更找來倫敦團隊幫助營運。」當中城巴在財務上改制並精細化,以掌握每條路線經營狀况,幫助將來整合及參與新路線投標。集團亦引進軟件增加巴士派班,減少人力資源,以及容許不同支付工具運作。
加薪對營運壓力大
目前城巴最大開支在於員工薪酬,他說,去年整體員工薪金已增加3.6%,坦言工資每年上升對城巴營運壓力大,因此城巴此前透過推動和新巴專營權合併,於過程中產生很多可供利用資源,亦助每公里成本降低5%,按年化估計年省1.4億元開支;另一方面,在政府支持下城巴獲准加價7.5%,預料每年可增加2億元票價收入。
留意與車站相關土地開發
楊冬更表示,城巴正部署增加非票務收入,當中正留意與車站相關土地開發,甚至擬在完成補地價等程序後,在西九龍加氫站增加充電樁及油站設施向公眾提供服務;亦計劃調動20至30輛巴士開發3條旅遊巴士路線。
另外,集團收購城巴所屬的匯達交通旗下廣告公司,取得東鐵、屯馬線、輕鐵及港鐵巴士廣告營運權,年收入約3億元,晉身香港三大戶外媒體公司之一,他說,將來擬投標承辦更多廣告營運權。
改用氫巴電動巴 年換百輛巴士
就漢思參股城巴,楊冬稱:「期望透過城巴這個品牌提升形象,並和城巴一同開拓新能源業務,例如發展氫巴。」同時城巴還引進第一部電動巴,惟強調「不會因此放棄氫巴的發展」。由於城巴承諾在2045年全面改用氫巴或電動巴士,楊冬預料因此需要每年平均更換85輛至100輛巴士。每輛電能巴士最少投資300萬至400萬元,氫能車則更昂貴。在融資方面,他不諱言自集團收購城巴後,多了銀行聯絡集團擬提供服務。
隨着今年起香港北部等區陸續有新屋苑入伙,他料政府會推出不少路線,加上政府正醞釀發展雲巴等新交通工具,或予城巴新發展機會。此外集團也想過「出海」,例如城巴去年曾嘗試與另一公司合作到新加坡投標公共巴士經營權,將來若在中東、倫敦出現機會,集團亦有興趣涉足。目前城巴尚有三成股權在基金手上,由於基金到了期限時需將項目脫手,楊冬指集團屆時亦有興趣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