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總統拜登任期尚餘約兩周,彭博昨報道,他準備明天公布禁止在美國東、西兩岸海域新增鑽油設施。雖然拜登政府所屬的民主黨一向重視氣候變化議題,但在他的4年任期中,美國每日平均原油產量仍上升(見圖)。回顧美國過去3任政府,原油產量一直呈升勢,而且一任比一任高,在強調環保政策的拜登主政時,更達高峰,10年來每日產量升逾四成。美國石油產量於2000年代起重拾升勢,主因是水力壓裂等技術令化石燃料得以應用,為美國石油產量展開長線升浪。
近3任總統日均原油產量趨升
彭博最近報道,拜登準備公布禁止在美國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及墨西哥灣東部共6.27億公頃,出售新的水域供油氣公司鑽探,只容許多年來一直被開採的墨西哥灣西部及中部新增鑽探活動。這區域正生產美國14%的化石能源。
在特朗普首個任期時,美國聯邦政府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區和猶他州荒野租用更多土地鑽井。特朗普又敦促各機構免除環境審查,並放寬法規,以加快批准建設管道和其他能源基礎設施。當其政府開放更多美國沿海水域作油氣租賃,但遇到部分地方居民反對鑽井,一度威脅幾名共和黨候選人在2020年的競選。特朗普當時亦轉軚,禁止在墨西哥灣東部以及佛羅里達、喬治亞、南卡羅來納州的大西洋沿岸作沿海鑽探,為期10年。
拜登政府重視清潔能源和氣候變化,但任內亦批准了全美最大的石油鑽探作業,即康菲石油公司(美:COP)在阿拉斯加柳樹(Willow)石油項目。由於石油企業租用土地後,需要幾年才能開始生產,即租約若在特朗普首個任期時拍賣,許可證則可能到拜登任期才發出。通常美國總統對許可證沒有自由裁量權,都是簽署批准。
水力壓裂等技術致石油增產
回顧美國石油產量走勢,本來在1970年一度達至高峰,之後踏入緩慢衰退期,長達30多年。當時市場認為美國已將最好的儲油田抽乾,以後只能倚賴進口石油。直到2000年代,美國在開採技術有突破,相繼研發出水平鑽井與水力壓裂等技術,獲取以往難以得到的化石燃料,自2009年以來美國的石油產量亦因此激增。惟水力壓裂容易激起工程一帶的居民反對,包括被指引起污染及輕微地震。特朗普支持水力壓裂,而一度反對水力壓裂的美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在大選競選時則改口,稱不會禁止水力壓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