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腦動極光(下文簡稱:「腦動」)上周四通過上市聆訊,或快將開展招股。公司業務放諸內地或甚至香港都較為鮮見,是以結合人工智能(AI)開發用治療各類認知障礙症的管理軟件平台,若最終成功上市,有機成為首家開發數字療法產品的上市公司。腦動形容為一家處於研發階段的公司,不過目前公司已就4種主要類型認知障礙的8種適應症實現商業產品,包括用於治療失語症、抑鬱症等。
撰文 旻晞
已有商業產品的4種主要類型認知障礙,是指由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兒童發育缺陷所導致的認知障礙,用於治療8種適應症,包括失語症、血管性認知障礙、阿爾茨海默病、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及自閉症。至於腦動亦有另外3款產品已於中國獲得監管機構批准,更有另一款產品已於歐盟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亦有6款候選產品處於臨牀前和臨牀開發或註冊過程的不同階段。故總括而言,腦動已「駛上商業道路」,並非一家完全零收入的公司。
擁商業產品 治認知障礙
事實上目前公司的腦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軟件系統(下簡稱:「系統」),已納入內地30個省份的省級醫保報銷目錄,公司亦是國家衛健委所發起項目的首家承辦單位,在該項目下的任務是幫助國家衛健委在全國推動2100多家公立醫院建立認知中心,並促進中國認知障礙數字療法市場的發展,而目前腦動已幫助超過120家醫院在中國建立認知中心,可見集團也能「背靠」國家政策,支持未來業務發展。
那腦動的數字療法究竟是什麼?其實是一套信息軟件,系統將腦科學臨牀經驗與深度神經網絡算法(一種功能強大的ML算法)相結合的軟件,用於評估患者認知障礙症狀並提供個性化的數字療法治療方案。系統能夠對各類認知障礙做臨牀評估測試和干預。系統包含腦動的兩項基礎技術,即虛擬人技術及AI技術。其DNN算法根據大量有關患者統計數據、臨牀測試、診斷,以及患者參與不同難度訓練任務期間收集的信息做訓練。
集團對深度神經網絡算法做持續迭代及訓練,以動態調整訓練任務的內容。深度神經網絡算法可從基於300多個訓練模塊,激活合適的大腦區域,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可形成的數百萬種不同組合中找到最合適的訓練。整個治療流程,便是首先協助醫生評估病患者所患病症及程度,再基於已識別的認知障礙症提供系統性訓練,及後再提供評估訓練成果。目前集團主要收入模式是為醫院提供系統,令醫院能利用系統對認知障礙患者做評估測試和干預,從而從醫院獲得收入,而醫院根據患者院內使用系統集成軟件解決情况,以及醫院與集團參考省級醫保報銷目錄協商確定的價格,以支付費用。
醫院成主要收入來源 客戶集中度高
腦動亦會直接向個別院外患者提供系統集成軟件解決方案,患者在使用期間向集團支付訂購費。腦動亦有通過提供系統提供研究項目服務及技術和運營支持服務,以幫助大學、醫院和研究機構開展研究項目。去年腦動開始提供輔助培訓服務,幫助客戶及培訓課程主辦方做組織和後勤基礎工作。
收費如何?大體上院內認知訓練的價格為每節約10元(人民幣,下同)至930元不等,依據患者實際接受的服務內容和次數計算所得。而院外訂閱價格約為480元至5600元,訂閱期為1個月至1年;研究項目服務方面,收取的價格為約5萬元至1000萬元不等。在輔助培訓服務方面,根據報名參加訓練的學員類型向每位學員收取約2000元至3000元的服務費。
按今年上半年各業務收入劃分,腦動主要收入來源仍是提供系統集成軟件解決方案,佔總收入88%,當中亦以院內,即以醫院為主要收入來源,佔總收入67%;至於研究項目服務,以及輔助培訓服務合共只佔集團收入的11%。由於醫院為集團大客,故其五大客戶集中度亦較高,過去3年佔比達70%以上,直至今年上半年才降至55.6%,不過其最大單一客戶佔總收入比重於過去3年亦高佔近四成收入,今年上半年亦佔28%,客戶集中風險亦頗高。
仍處研發階段 經營現金續流出
而即使腦動已有商業產品,收入亦連年急增,但始終仍處於商品研發階段。有待開發的商業規模,結合龐大的研究開支,令集團至今仍未能獲得盈利。事實上即使到今年上半年,腦動的研發開支仍高於收入,談不上盈利。
集團已表明於預見未來仍繼續錄得虧損。而往績期間集團經營現金亦持續流出。腦通估計,若計及是次能來港集資,加上目前手頭現金及未來經營現金流量,估計目前仍有足夠的營運資金應付集團未來12個月至少125%的成本,包括研發開支、銷售及分銷開支、行政開支、財務成本及其他費用,強調前提是須成功來港集資。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