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價,9月出口按年增幅由8月升8.7%顯著放緩至2.4%,低於市場預期的升6%;進口增0.3%,少過8月升0.5%及預期增0.8%。貿易順差為817.1億美元,低過預期的905億美元。當局解釋,出口增速放緩原因是極端天氣、傳統貨運旺季提早及去年比較基數較高所致。有學者認為,中國與歐美貿易摩擦加劇和全球需求疲弱為關鍵因素。
明報記者 黃志偉
以地區來看,輸往歐美和東盟的整體出口按年升幅均有所放緩。歐盟由8月按年升13.4%放緩至1.3%、美國由升4.9%放緩至升2.2%、東盟則由升8.8%放緩至升5.5%。同時,輸往日本、韓國和台灣的出口均由升轉跌,當中韓國跌9.2%。另外,出口按年升幅最多為俄羅斯,升16.6%。
進口增長放緩至0.3% 少預期
進口方面,從美國進口貨值由8月按年升12.2%放緩至升6.7%;韓國由升12.2%放緩至升2.6%,但台灣維持雙位數增幅,9月按年升11%。加拿大進口貨值由跌轉升,由8月按年跌40.5%轉升53.6%。按商品類別劃分,綠色轉型的趨勢帶動下,船舶和汽車出口金額分別按年升113.8%和25.7%,但數量按年增幅均有所放緩。至於今年出口增長主力產品:電子產品,其中手機出口數量自今年4月後首次出現收縮,9月按年下降2.6%,而集成電路和液晶平板顯示模組出口量分別升13.8%和7.2%。
9月進口商品中,半導體貨量按年升9.9%,8月升23.9%,金額由升6.9%轉跌2.1%。美容化妝品貨量按年跌11.3%、金額亦跌9%。鋼材量價齊跌,分別跌13.4%及11.2%。不過,鐵礦砂和銅礦砂由跌轉升,貨量分別升2.9%及8.7%。同時,糧食和大豆進口升幅加快,分別升25%及59%。
匯豐:內需復蘇成今年GDP增長關鍵
匯豐發表報告認為,近期重要指標例如全球製造業PMI新訂單指數已連續4個月收縮,發達市場需求仍然相對集中於服務業,加上美國消費支出持續降溫,均可能對中國出口構成風險。該行又指出,去年基數和國內消費放緩影響中國進口表現,但最近央行債券發行的增加應有助提升基礎設施相關支出的增長,並認為內需復蘇是今年實現GDP增長目標的關鍵。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除了比較基數較高的因素影響外,廠商亦因擔心中國與歐美貿易摩擦加劇而提早出貨,同時全球需求疲弱限制了中國出口,因此近期可見中央出台促進內循環經濟以刺激內需,而全球需求和中國與貿易伙伴的關係將成未來進出口關鍵因素。他提到,過去兩年中國糧食生產不錯,近月大量進口的糧食食品或主要「積穀防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