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友邦周五放榜 聚焦香港內地業務展望

【明報專訊】重磅藍籌友邦保險(1299)將於周五(10日)開市前公布全年業績。內地去年實施嚴厲防疫措施至年底才放寬,大為打擊保單銷售,綜合市場預期,友邦去年新業務價值約31億美元,按年下跌近14%。不過內地去年底迅速放寬防控措施,加上今年初與香港恢復通關,內地訪客業務有望恢復,市場最新預期今年新業務價值將回升至近37億美元,大致與2021年持平。管理層對今年香港和內地業務的展望,將為市場關注重點。

市場料去年純利按年跌六成

過去3年冰封的內地訪客業務復蘇在望,市場目前預期2023年香港業務新業務價值將有9.79億美元,內地則為11.05億美元,分別約為2019年疫前的六成和95%水平。友邦新業務價值可望回復至疫前的88%。受去年股債雙殺出現市值下調,市場料友邦去年純利按年跌62.42%至27.91億美元,每股派息則料增3.42%至1.51港元。

大摩予「超配」評級 目標價112元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以實際匯率計算,今年友邦新業務價值按年下跌11%至30億美元,去年第四季內地新冠疫情大幅爆發,影響內地和和澳門業務,令集團新務價值在第四季跌幅擴大至10%,不過影響在市場預期以內。此外,去年香港存款利率上升,也暫時降低客戶購買儲蓄保險的需求,類似影響可在宏利(0945)香港新業務價值在去年第四季按年跌三成上反映。

不過大摩指出,目前市場焦點集中在2022年以後的發展,友邦香港和內地業務復蘇速度是股價的重要因素,預期2023年集團新業務會有雙位數增長。大摩給予友邦「超配」評級,目標價112元。

保誠(2378)亦會在15日公布業績,星展給予「買入」評級,12個月目標價165元。

保誠月中公布業績 星展予「買入」評級

星展預期去年集團新業務利潤按年下跌4.7%至24億美元,2023年則較2022年增16%至28億美元。保誠完成分拆歐美業務,留下快速增長的亞洲市場,該行是區內首三大壽險商,認為未來有不少機會,而該行在疫前來自內地訪客業務佔比較高,將為香港與內地開關的主要受益者。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