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8月以來,中國內地貸款的市場報價利率(LPR)已連續7個月保持不變,今年內地政策重回推動經濟增長,市場關注人民銀行今年會否進一步減息降準。人行行長易綱昨日表示,現在實際利率,以及部分貨幣政策的主要變量,目前已在比較合適水平,惟指出降準在支持實體經濟比較有效。易綱發言或預示未來人行減息空間有限,而偏向進一步降準。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實際利率的定義,為LPR等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1年期LPR去年累計降息0.15厘,為提振內地房地產市場需求,5年期LPR更減達0.35厘。易綱表示人行去年兩次減息,全年新發放企業貸款平均利率降至歷史新低的4.17厘,對支持實體經濟非常重要。他表示下一步會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和節奏平穩,並適度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
人行副行長:經濟好轉 仍存不確定因素
人行副行長劉國強補充,目前中國經濟好轉但是存在不確定因素,會根據經濟發展變化和需要,適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工具,並堅持正常的貨幣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線,不會大水漫灌或大收大放。另外,他們亦會密切關注國際動態,加強預期管理,兼顧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人行去年兩次降準,累降0.5個百分點,釋放1.03萬億元人民幣長期資金。易綱2018年出任行長以來累計降準14次,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準率由約15%,至去年11月降至7.8%。他表示降準提供長期的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考慮仍是比較有效,使整個流動性處於合理充裕水平。
去年人行減息降準放寬流動性,加上監管當局要求銀行信貸應放盡放,已帶動今年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達4.9萬億元的歷來單月新高,按年多增9227億元,大部分為新增企業貸款達4.68萬億元。市場認為雖然不能代表內地信貸需求已經強勁復蘇,但降低人行加碼寬鬆的必要和迫切性。
潘功勝:內房泡沫已得到遏制
人行在上月發布的季度貨幣政策報告,貨幣政策定調寬鬆程度已有所收緊,由「加大實施力度」改為「精準有力」。另外,彭博社前日亦引述消息指出,因為內地經濟恢復速度超出官員預期,對刺激經濟需求力度暫時不大,因此不急於推出額外刺激經濟政策。此外,去年底人行等財金部門因應內房債務問題,推出16條支持政策,人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內房市場泡沫化已得到遏制,而近期市場信心加快恢復,房市成交活躍度上升,房產行業尤其是優質房企的融資環境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