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出奇招,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美國過去依靠外來人才提高科技、管理等等水平,而今為控制大學不惜出狠招,自毁吸引和培養人才的長城。特朗普上台以來退出國際組織,是放棄承擔國際義務,除傷害美國聲譽外,對內部結構影響甚微,而今勸退外國學生來美就讀,長遠會令美國人才庫傷筋動骨。特朗普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或許有通盤計劃,並以先破後立的手段達至目標,現在制度已經被他破壞,要重新建立新制度令美國再強大,則肯定不可能在他任內完成,這是美國人的事情,但對美國造成混亂將禍及全球,則要其他國家陪美國過緊日子,為特朗普的任性手段買單。
沒聯邦撥款哈佛基金收益頂上
禁招留學生難以維持學術領先
特朗普要控制大學,並非始於今天,自從美國大學出現為巴勒斯坦人民討回公道的社會運動,美國國會召開聆聽會,拷問3間頂尖大學的校長如何遏制此股風潮,結果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辭職,引發社會巨大迴響。特朗普上任後變本加厲,先後採取嚴查大學捐贈基金投資收益免稅額,並凍結聯邦政府給予哈佛的22億美元撥款,要求哈佛交出曾經參與支持巴勒斯坦示威的學生名單及視頻,但哈佛仍然企硬頂住,因為哈佛擁有530億美元捐贈基金,毋須依靠聯邦撥款也能維持運作,而今特朗普使出狠招,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哈佛招收國際學生,這是對哈佛等常春藤大學賴以建立人才庫一劍封喉的絕招。
現在近7000多名憑簽證到哈佛的留學生和教員或交流人員,將面臨強制離境,或者另覓學校收留,數千新生則成「棄子」,哈佛已經對聯邦政府興訴,法庭頒發臨時禁制執行令,哈佛勸喻留學生不要離開校園,有留學生自嘲為「哈佛難民」。其實,去年聖誕節前,很多美國大學都已經向留學生發出「溫馨提示」,不要離開美國,避免再入境時可能遇到即場遣返的風險。
美國目前有112萬外國留學生,佔美國大學學生總數的5.9%,每年為美國大學帶來440億美元的收益,哈佛大學的外國學生佔26%。禁止哈佛招收外國學生,的確有殺雞儆猴的作用,而禁止招收外國學生,影響並非止於財政收入。
美國今天的強大,很大程度是依靠外來人才的貢獻,外來人才落戶美國,為美國學術界和企業做出貢獻,人數不知凡幾。2025年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年度傑出工程師得獎者有21名,10人並非在美國出生,其中普渡大學校長蔣濛是香港1996年十優狀元。單是哈佛大學獲得諾貝爾獎的11名物理學家當中,3人並非美國出生。將外來人才拒於千里之外,對維持人才庫無疑是自毁長城,其中即時影響,是原定今年9月舉行的全美亞裔傑出工程師頒獎禮已經宣布取消。
美國學術界之所以陷入草木皆兵,皆因特朗普企圖要將大學納入他完全掌控之中。清理校園出現針對猶太勢力的社會運動,有猶太人背景的財團施壓因素,但也只是表面原因,深層因素是美國大學長期奉行的包容哲學和自由學風,僅以學生種族成分就可說明。哈佛50年前的學生構成比例,80%白人,14%黑人,6%亞裔或拉丁美洲裔,2024年新生當中,白人僅佔33%,黑人還是14%,亞裔37%,拉丁美洲裔16%。師生信奉伊斯蘭教或性小眾者不計其數,顛覆了「英裔新教徒(WASP)」為美國主流的傳統。
美大學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金融體系倘生亂無一倖免
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宏圖大計」是美國選民的選擇,但這次向哈佛開刀的藉口,指控留學生扶植反猶太教主義,及與中共合謀,有破壞美國國家安全風險,則為很多美國人所不齒,哈佛的傳統是不與任何政黨合謀,即使要選擇與政黨合作,斷然也不會選擇中共。
美國濫用國家安全威脅理由也並非始於特朗普,拜登總統是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拒絕批准日本鋼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現在特朗普下令再調查一下,又「發現」不會構成國家安全,準備批准收購,隨意性可見一斑。
特朗普要令美國再強大,目前看到的各種手段,是以先破後立的策略,即破壞現有制度,然後再建立新制度。盡情破壞容易,努力興建困難,而且也不可能在其任內可以完成,這種做法實在是將美國的「中興」大計建築在別國的痛苦之上。
特朗普破壞教育制度已經造成一片混亂,禁止招收留學生做法可能還會蔓延到其他「不聽話」的大學,但美國頂尖大學林立,留學生總能找到容身之所,美國不留人,自有眾多國際卓越大學留人處。美國以加徵關稅作為脅迫手段,一些國家會就範,一些國家會掙扎求存,一些國家會選擇新市場,但美國已經陷入四面楚歌局面。美國金融體系出現問題,黃金可以作為避險工具,然而,一旦波及全球的金融系統,即會哀鴻遍野,中國加快實施本幣交易和人民幣國際化,是有效應對措施,但也難以完全獨善其身。美國要再強大,卻要全球為它買單,特朗普是不會擔負道德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