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特朗普再擺鴻門宴 白宮淪為霸凌舞台

【明報社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外交舞台上的荒唐舉動層出不窮,上周三在白宮會見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又引發新的爭議。他在會談期間拿出一堆照片與影片,聲稱南非白人遭受「種族滅絕」,西方媒體迅速作「事實查證」,揭發這些材料多屬指鹿為馬。特朗普已不止一次上演這種「主場霸凌」,在其治下,被視為美國權力與尊嚴象徵的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異化為個人政治表演舞台。他無視外交常規和國際禮儀基本要求,把與外國領袖的會晤變成一場場肆意羞辱、抹黑與訛詐的政治真人騷,暴露「特式霸權」醜陋面目。

指控南非「滅絕」白人

「證據」被揭魚目混珠

拉馬福薩是特朗普1月上任以來在白宮接待的首位非洲國家領袖。南非同時也是二十國集團(G20)現任輪任主席國,美國則是下任主席國。這些背景令此場元首會晤別具意義,但對特朗普來說,這一切顯然都不重要。會談期間,他下令調暗燈光,即場播放一早準備好的剪接影片,又拿出一疊用A4紙列印的文字與照片,指控南非實施「白人種族滅絕」。然而,所謂最近埋葬南非白人農場主屍體的照片,實際上是人道救援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埋葬衝突受害者;所謂白人受害者墳墓的十字架陣,實際上是多年前一對白人農場主夫婦被殺後,當地人和平示威時的擺設。

南非治安確實堪憂,罪案率位居全球前列,謀殺案頻發,但沒有明確證據顯示當地出現針對白人農場主與農民的系統性屠殺。南非不時發布基於種族的犯罪數據,根據官方數據,去年發生了超過2.6萬宗謀殺案,其中44宗涉及農業社區居民; 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該國有6,953人被謀殺,其中12人死於農場襲擊,包括1名農民、5名農場居民和4名工人。特朗普無視這些客觀事實,卻在重要的外交場合展示失實「證據」,刷新了其無賴作風的新低點。

特朗普在國際事務中一貫採用先作負面指控再施加壓力的策略,以逼迫對方屈服於其利益訴求。今年2月,他就曾在白宮羞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面對不按外交常規出招的特朗普,到白宮作客的外國領袖都要有心理準備遭「伏擊」,而拉馬福薩迎來了自澤連斯基之後,火藥味最濃的一次交鋒。相比起與澤連斯基會面看似突發的爭吵,特朗普對拉馬福薩的施壓顯然經過精心策劃。不過,南非總統也是有備而來,他帶了南非兩名頂級白人高爾夫球手到白宮作客,既迎合了特朗普對高球的喜好,也意在彰顯南非白人成就非凡。特朗普不給情面,把預先準備的戲碼如期推出,拉馬福薩雖然面露驚訝,但並未採取強烈回應,最終也沒有像澤連斯基那樣被驅離白宮。

特朗普在所謂「白人種族滅絕」問題上做文章,與其種族主義傾向不無關係,也可能受到南非出生的全球首富馬斯克影響,後者曾多次指控南非政府「迫害」白人。今年2月,特朗普以南非實施徵用土地法案對白人構成所謂「歧視」為由,發布行政命令切斷對南非的人道援助。本月較早前,他又宣布接收59名南非白人「難民」。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白人政權剝奪了黑人對土地的擁有權,1994年廢除種族隔離後,南非開始推動土地再分配政策,但進展緩慢。2024年通過的《徵用法案》允許政府在土地長期閒置等極端情况下無償收地,但並非特朗普所渲染的大規模掠奪。白人目前佔南非人口約7%,卻擁有逾七成耕地。土地分配的不平衡加劇了貧富差距,使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矛盾激化,這是白人農場主成為暴力案件目標的根本原因。特朗普無視南非社會矛盾的複雜性,蓄意扭曲現實,與其在內政外交上其他逆反美國主流共識的做法如出一轍。

坐視以色列真暴行

挑戰人類道德良知

在外交領域,南非成為特朗普眼中釘,顯而易見的原因是,南非在以巴問題上立場鮮明地反對以色列暴行,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代表。南非在2023年12月入稟國際法院,控告以色列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特朗普撤銷美國對南非援助,這場訴訟也是其所列理由之一。「種族滅絕」指有系統地迫害以至屠殺一個民族,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已造成逾5萬人死亡,絕大多數為婦孺,即使國際強烈譴責,以色列仍變本加厲實施封鎖,數以十萬計平民瀕臨餓死。特朗普對以色列種種戰爭罪行和不斷製造的人道主義災難視而不見,卻大肆渲染缺乏實證的「白人種族滅絕指控」。結合他以所謂「助長反猶主義」為由對哈佛大學窮追猛打,更突顯他處理國際關係的偏狹與雙重標準。

特朗普政府對南非的施壓是多方面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日前宣布,美國決定不出席11月在南非舉行的G20峰會,理由是南非在國際場合的投票多次與美國利益相悖。對特朗普來說,國際規則只是用來約束他國的工具,美國則可以凌駕於一切規則之上,隨意行使霸權。然而,國際格局正在發生根本變化,「全球南方」國家集體影響力日益增長,對國際體系已不僅僅是被動接受,而是愈來愈多地要求平等與公正。特朗普把白宮變成真人騷舞台,無情踐踏美國的國際信譽,結果只會讓美國作為全球治理參與者的可信度受到深刻質疑。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