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美國「對等關稅」峰迴路轉,特朗普改口宣布「暫緩」90天,但對華關稅則上調至145%。「對等關稅」引發環球市場動盪,美債本周一度出現崩盤危機,市場壓力終迫使特朗普「低頭」,惟事件造成的傷害不會就此消失。一方面,美國對絕大多數貿易伙伴的關稅率,實際仍升了一成;另一方面,白宮行事無理兼反覆無常,不僅自毁美國公信力,還成為妨礙國際商貿活動的最大不確定性,無人知道特朗普這位「國王」一覺醒來又想如何蠻幹,突顯世界需要制衡美國的力量,中國有重要角色。中美貿易瀕臨脫鈎,白宮欲以差別關稅待遇「孤立」中國,然而特朗普嘲諷其他國家領袖「搖尾乞憐」的嘴臉,正好提醒所有國家誰是惡棍。
特朗普轉軚找下台階
對華再加關稅無意義
特朗普4月2日公布向所有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稅率介乎10%至54%不等,投資者擔心國際貿易戰全面爆發,環球股市連日暴挫,美國商界及華爾街巨頭紛紛要求華府三思,特朗普則強調,不想見到股市下跌,但「治病就要吃藥」。本周一,美國財經媒體報道,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指特朗普考慮對部分國家暫緩執行「對等關稅」90天,惟白宮隨即否認,還稱這是「假新聞」。未料「對等關稅」周三全面生效後大半天,特朗普卻突然轉軚。
根據特朗普及其幕僚說法,由於有超過75個國家及地區沒向美國報復,並聯絡美方磋商解決貿易壁壘等問題,所以暫緩稅率一成以上的關稅措施90天,中國除外。財長貝特森還聲稱,這一直是特朗普的「戰略」,暫緩是因為特朗普希望「親自參與」關稅談判,並非因為市場反應,云云。但根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道,美債市場面臨崩盤危機,才是緊急煞停「對等關稅」的主因。
美債向被視為資金避風港,可是「對等關稅」出台後,美股美債價格齊跌,與債價走勢背馳的孳息則急升。10年期美債孳息數天內由3.9厘升見最高4.5厘,30年期美債孳息更一度升至差不多5厘。財政部本周二推售3年期國債,市場反應也很差。美債乏人問津,反映投資者對關稅戰貿易戰相當憂慮,對美債是否穩陣有懷疑,若繼續任由美債孳息急升,不僅推高借貸融資成本,更會動搖美債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有經濟學家便認為,債市走弱下,白宮放棄「對等關稅」只是時間問題。特朗普和貝特森的解釋,不過是為轉軚找下台階,掩飾因市場壓力「低頭」的窘態;特朗普同時宣布對華關稅率由104%調高至125%(昨天再「澄清」是145%),實際作用也不過是轉移視線保存顏面。
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商人在關稅率超過五六成的水平,其實已經無法做生意。北京向美國關稅霸凌說不,特朗普之後將累計關稅率由之前54%上調至104%,本來已是姿態大於一切,就算他再將關稅率調高125%、145%、200%甚至更多,根本沒有實際分別。就算北京認為有需要加強反制美方無理打壓,相信也會優先考慮其他更有意義的手段。
特朗普無法令北京屈服,自己反而要向市場屈服,老羞成怒下揚言「中國不尊重世界市場」,北京則批評美方出於一己之私,將關稅作為極限施壓武器,與整個世界作對,中方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既是為了維護自身發展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對等關稅」鬧得雞犬不寧,誰在破壞世貿規則、誰在恃強凌弱、誰在仗義執言,全世界看得一清二楚。中方昨天未有跟隨提高對美國關稅率,而是重申談判大門敞開,但必須以平等方式進行,外交部駐港公署更稱「妄圖揮舞關稅大棒逼迫世界各國打電話認輸的野蠻人,永遠不要指望等到中國的電話」,反映北京不想跟特朗普意氣之爭,但美方亦不要指望中方向無理要求屈服。
白宮關稅措施轉軚,多國暫舒一口氣,但不代表事件所造成的傷害消失。首先,特朗普僅是暫緩稅率一成以上的「對等關稅」90天,所有貿易伙伴仍得面對增加一成關稅,這實際仍是對世貿規則的嚴重破壞,既對出口商不公,亦會刺激美國通脹。其次,90天過後白宮會怎做,始終是疑問。有經濟分析師估計,經過今次市場教訓,特朗普未必會繼續強推「對等關稅」政策,或會一再延長「暫停」,變相擱置,然而特朗普行事難測,無人敢保證他會「經一事長一智」。
特朗普暫緩「對等關稅」90天,緩減了東南亞多國的壓力,亦令「中國+1」模式可以暫時維持,但無人知道這狀况可持續多久。事實上,今次事件對美國的聲譽與公信力,已構成相當深遠傷害,無人知道特朗普一覺醒來又會想出什麼昏招,還要擔心白宮措施朝令夕改。這樣的決策環境,對投資者和生意人都是噩夢。面對白宮飄忽不定的關稅措施,還有徵收巨額港口費等政策主張,不少出口商現在都不敢隨便接訂單,廠商同樣無所適從。特朗普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本身已足以成為拖累環球經濟的因素。
特朗普自毁美國公信力
還嘲外國領袖搖尾乞憐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長時間打下去,對各方都不利,惟以目前態勢,中美短期展開對話的機會,委實不高。美國財長貝特森表示將尋求與盟國達成貿易協定,然後組織聯合陣線對付中國,解決所謂「不平衡貿易結構問題」,還警告歐盟不要企圖轉向中國而遠離美國,然而另一邊廂,特朗普卻在另一場合,公開嘲笑其他國家領袖在關稅問題上向美國搖尾乞憐,拍他馬屁。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所言,現在美國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惡意的愚蠢」,特朗普橫行霸道,「目的是震懾人們,讓其他人俯首稱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經此一役,相信不少美國盟友都會重新思考,華府是否真的信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