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北京加強內外部署 貿易戰有韌力周旋

【明報社評】美國向所有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措施正式生效,針對中國進口貨關稅率高達104%。北京昨天一邊加碼反制,一邊發表白皮書闡明立場,敦促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若美方執意升級經貿限制措施,中方必奉陪到底。中國對美出口規模雖大,但佔GDP比例亦不過是2.5%左右。北京已跟美國打了近8年貿易戰,既有豐富經驗,也一早預留了不少政策工具應付「經濟戰爭」,特朗普「極限施壓」只會促使中國對內加快經濟轉型腳步、對外加強與其他貿易伙伴合作。中美經濟大戰爆發,香港應該做的事是堅持免稅自由港角色,象徵式向美國貨徵收關稅反制,既無效果,亦不必要。

美欲逼簽城下之盟

北京反制堅拒敲詐

特朗普關稅「橫徵暴斂」,就連盟友也不放過,惹來多方反彈。昨天加拿大宣布對美國汽車徵收25%關稅,歐盟則針對上月特朗普的25%鋼鋁關稅措施,通過反制方案,分三階段向美國貨加徵關稅,首階段下周中生效,涵蓋電單車、豪華遊艇及橙汁等一系列產品,關稅率為25%。另外,因應特朗普本月初公布「對等關稅」向歐盟進口貨徵稅兩成,歐洲委員會也在商議反制措施,最快下周出爐。

白宮「對等關稅」政策形同在貿易上向全球宣戰,中國成為美方重點攻擊對象,北京反制既是出於自衛,亦是為了捍衛國際貿易規則,不讓美方肆意踐踏破壞。事實上,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若不站出來向美國經濟霸凌說不,特朗普只會變本加厲敲詐全世界。美國以「對等」之名向中國貨加徵關稅,北京反制一樣強調「對等」,美方加徵34%,中方也加34%;特朗普額外加碼50%,北京昨天也宣布向所有美國進口貨再加50%。美國財長貝森特日前揚言,中方向美國實施報復關稅是「重大錯誤」,白宮發言人則聲稱中方想跟美方達成協議,「但掌握不到方法」,然而北京昨天已以行動說明,美方欲以單邊霸凌手段逼中國接受城下之盟,乃是癡心妄想。

特朗普回朝以來,先後以「芬太尼問題」和「對等關稅」之名,分別向中國進口貨徵收20%及84%關稅,中方則採取多輪反制措施,除了對美國貨合共徵收84%關稅,還包括將多間美國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及不可靠實體清單、發起反傾銷反壟斷調查等,反映北京有備而來,每當特朗普有所行動,中方就能迅速施展「反制組合拳」,向美方系統性反擊。

根據美方數據,去年美國進口中國貨值4380億美元,輸往中國的美國貨則為1430億美元,貿易逆差為2950億美元。白宮及其支持者認為關稅戰美方「穩操勝券」,搬出不少理由,但說穿了邏輯只有一個,就是貿易盈餘方「缺乏彈藥」應付貿易戰,然而過去8年的情况已清楚說明,這一邏輯並未令美國在中美貿易戰勝出。白宮不滿中方反制「對等關稅」措施,宣布將關稅率倍增至超過104%,驟眼看確實相當「嚇人」,但有經濟分析師指出,其實加徵超過35%的關稅,已足以令出口商無利可圖,在此之上的加幅,只屬象徵性。換言之,白宮關稅加碼五成,很大程度是打心理戰「唬人」。中方「對等」回應,不過是以彼之道還治彼身。

近年中國因為經濟轉型,導致增長放緩,但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靠度也在持續下降。事實上,中國對美出口金額雖大,但其實佔GDP比例亦不過是2.5%左右,儘管關稅戰一定會對中國經濟表現帶來明顯壓力,可是一些外地專家亦認為,以中國經濟體量及市場規模之大,未必一定承受不了,何况中方早已預備了不少貨幣及財政政策工具,可以刺激內需提振消費,緩減關稅戰的衝擊。中美貿易戰,某程度上是一場供應方與消費方的「對決」,勝負關鍵始終要看誰更能忍痛。若說中國經濟受壓難捱,關稅戰也可能導致美國通脹急飈、經濟陷入滯脹,白宮也不一定能硬撐下去。

特朗普發動關稅戰,目的不止是消除貿易逆差。白宮經濟顧問米倫本周在一場演講中,就關稅戰向各國列出5點「期望」,除了警告切勿報復、購買更多美國貨外,還包括給美國財政部「開支票」,幫美國提供的「全球公共財」埋單。特朗普欲以關稅戰逼所有貿易伙伴跟美國簽訂「新版廣場協議」,好讓美國收割全球,輕言退讓隨時任人魚肉。北京為應對美國關稅戰,連日對內對外展開連串部署,繼早前商務部與多間美資企業開會,本周舉行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更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與周邊國家鞏固戰略互信。國新辦則發布《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闡明中方立場。另外,總理李強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電話、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日內訪華,也反映中歐正尋求加強協調,應付美方霸凌。

香港堅持免稅自由港

彰顯特色就是幫國家

香港絕大部分進口商品均免稅,過去10年,美國對港貿易順差達2715億美元,但在美國「對等關稅」下,香港貨品出口往美國仍遭徵稅。白宮下月2日起,取消香港寄往美國物品的小額免稅安排,並調高付運包裹的關稅,除了打擊電商,更為兩地正常商業往來構成諸多不便。美國濫徵關稅無視世貿規則,香港郵政沒理由配合代收所謂關稅,若最終因為美方拒收包裹,必須暫停處理寄件往美國的郵遞服務,亦屬無奈,然而香港是國家對外重要門戶,堅持免稅自由港角色,無論對香港還是國家都非常重要。中美經濟大戰下,香港若要配合國家,最合適的行動,不是對美國進口貨徵收象徵式關稅以示與國家反制「同步」,而是貫徹自由港定位,彰顯本港國際化優勢。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