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重組全球經濟」服務美國 白宮關稅戰另有所圖

【明報社評】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再加進口中國貨50%關稅,北京強調絕不接受美方訛詐,華府若一意孤行,中方必奉陪到底。特朗普向全球發動關稅戰,目的不止是要消除美國貿易逆差,還要「重組全球經濟」。特朗普與美方官員連日來的說法已顯示,就算貿易伙伴願意「零關稅」,白宮也不會「收貨」。美方所追求的「全球經濟新秩序」,是一個讓美國肆意「割韭菜」、佔盡全世界便宜的秩序。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堅信,可以用關稅政策令全世界屈服,打贏這場經濟戰爭,然而歷史經驗清楚說明,高築關稅壁壘,必定會反噬自身,誰能笑到最後,還得拭目以待。

幕僚倡耍賴不還錢

關稅脅迫外國讓步

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以10%稅率為「最低消費」,高於這一水平的受影響經濟體,約有60個,部分國家或地區稅率更超過四成。根據白宮前經濟顧問Jason Furman的說法,美國的平均關稅率,去年還不過是2.5%,然而隨着特朗普回朝掀起一場「關稅海嘯」,現時美國平均關稅率已達到24%,成為全球其中一個關稅率最高的國家。雖然投資界早已預期,特朗普回朝後將加徵關稅,惟之前大行所做的很多經濟評估,不少都只是假設美國平均關稅率升至5%左右,從沒想過出現目前這麼極端的情况。

關稅戰「終局」如何,各方議論紛紛,一些華爾街中人預期,經過連番談判後,白宮將撤去部分「對等關稅」措施,美國平均關稅率回落至12%至15%,然而必須指出,這樣的稅率水平其實仍然很高,跟伊朗和委內瑞拉這類高關稅經濟體沒兩樣,這樣的「終局」,還是會對美國以至全球經濟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美方聲稱現時已有數十國家主動聯絡,希望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然而究竟特朗普具體想要什麼,仍是不清不楚。以越南為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稱,越南提出取消美國進口貨的關稅,「對我們毫無意義」,美方關心的是非關稅壁壘,以至越南成為中國企業設廠生產出口的基地,後者明顯已經涉及到全球供應鏈佈局和地緣政治角力。又例如美歐貿易問題,雖然歐盟向美方提出「工業產品互相零關稅」,可是特朗普已斷然拒絕,要求歐盟「必須」購買美國能源。特朗普嘴上說要跟貿易伙伴「解決不公平不對等關稅問題」,實際上他只是以關稅戰作為要脅手段,逼其他國家就範,在不同層面為「美國優先」服務,維護美國霸權。

白宮一再聲稱現時國際貿易體系「崩壞」,必須「修正」。納瓦羅就揚言,「最惠國待遇」等規定令美國「吃虧」,又指貿易體系「不公平」,令美國自1979年以來,失去了數以百萬計製造業職位,云云。特朗普將貿易逆差視為必須根治的「惡疾」,但貿易逆差其實只是一種表徵,而非問題本身。大多數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貿易逆差不一定是壞事,有時甚至是經濟強勁的反映。當美國進口大於出口,意味美元流向海外,但外國企業或政府又會將手上的美元,投資於美國國債、股票等美元資產,形成「美元循環」,支持了美國的債務融資;另外,美元要繼續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必須能夠滿足全球流動性的需求,而海外要有大量美元,就意味美國必須長期維持貿易逆差。換言之,美元霸權與美國貿易逆差,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美國經濟依賴消費帶動,貿易逆差是必然出現的結果,理論上無法靠關稅顯著收窄,萬一真的大幅收窄,那很可能只是反映消費能力正在下降,對美國而言,這才是真正壞消息。美國經濟長遠最大隱患是債務急速膨脹。貿易逆差反映美國製造業「空心化」,政府持續擴大財政支出,刺激國內需求,後果是進口增加(逆差擴大),以及債務愈滾愈大。這樣的超高負債經濟模式長遠不可持續,確須改革,只是解決問題核心不在貿易逆差。特朗普及其幕僚不僅未有對症下藥,反而想靠旁門左道解決問題。

新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Stephen Miran)去年底發表論文,主張特朗普可以軍事安全保障及關稅脅迫手段,逼外國政府同意將手上的美國國債,跟由美方發行一些超低息超長期(例如100年)特殊債券「交換」,讓美國每年可以大幅減省千億美元計的還息支出,云云。有關構思形同債仔耍賴違約,還要聲大夾惡,強迫債主接受三四折甚至更低的還款額。雖然經濟學者質疑這一構思是否可行,認為這會重挫美債在市場的公信力,只是誰敢保證這不是日後關稅談判特朗普向部分國家開出的條件?面對美國「對等關稅」脅迫,一些國家似乎仍相信,透過取消非關稅貿易壁壘及進一步開放市場,就能息事寧人,然而奉行綏靖主義,接受美方訛詐,可能只會換來特朗普得寸進尺。

「關稅之王」終悔悟

特朗普執迷不改

特朗普為了合理化關稅戰,一再提及美國第25任總統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1897至1901在位)。特朗普稱呼麥金萊為「關稅之王」,形容其關稅保護主義政策,令當年美國非常富裕,現在他要重施故技,然而根據歷史學家的說法,19世紀末的美國人,除了極小撮美國巨富,日子過得並不好,遑論什麼「黃金時代」。麥金萊的高關稅政策令物價上漲、打擊民生,以關稅向加拿大施壓的做法也不見得成功,反而令到加拿大轉向跟英國加強關係。最諷刺是麥金萊1901年9月在紐約舉行的貿易博覽會上致辭,承認貿易戰無好處,多賣少買甚至不買所帶來的「安全感」,乃是假象,「善意的政策和友好的貿易關係可以避免報復」。麥金萊覺今是而昨非,特朗普卻是執迷不悟,關稅戰貿易戰愈演愈烈,當災的是全世界。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