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特朗普關稅戰加碼 勝負之數言之尚早

【明報社評】關稅戰烽煙四起,美國對墨西哥及加拿大商品加徵兩成半關稅昨天生效,總統特朗普除了威脅向中國貨品額外再加徵一成關稅,又提到稍後將向所有外國進口鋁鋼及農產品加徵關稅;在渥太華及北京,兩地政府分別就美方關稅決定,宣布最新反制措施。「特朗普1.0」關稅措施雷聲雖大,成果卻一般,「特朗普2.0」的選擇是大舉加碼,擴大關稅戰規模,開拓更多戰線,加強進攻力度,卻不等於一定可以大獲全勝。關稅戰是不見硝煙的戰爭,而任何戰爭都必然充滿不確定性,出現意圖之外的後果,更是常有之事。特朗普認為自己手上的牌比任何國家都好,執意將關稅戰打下去,最終若累得環球衰退,美國經濟也不可能好過。

關稅僅屬勒索工具

特朗普意圖待觀察

特朗普回朝,關稅戰重燃戰火。美方以芬太尼問題為由,上月初對進口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標誌「特朗普2.0」打響關稅戰第一槍,至於對墨加兩國貨品開徵25%關稅的決定,在暫緩執行一個月後,亦於昨天正式生效。白宮還表示,特朗普已簽署命令,進一步提高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理由是「中國政府未能解決芬太尼問題」。因應美方關稅戰,加拿大政府表示,已準備好對價值1550億加元的美國商品徵收25%關稅報復,首階段徵稅的美國產品總值300億加元,與美方關稅措施同步生效。墨西哥則表示將於周日公布報復措施。在北京,國務院和商務部昨天也宣布多項反制措施,包括下周一起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徵15%關稅,對美國大豆、豬肉等加徵10%關稅,以及將10間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等。

中加墨三國貨品,佔美國總入口貨值超過四成。特朗普常稱關稅所得都是進到美國政府口袋,然而負責支付關稅的其實是進口商,關稅措施最直接的效果是推高進口相關國家貨品的價格,削弱其在本地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但本地生產成本不會因此下降,反而更有可能上升,刺激本地通脹。在美國,有經濟分析就指出,美國對加墨的關稅措施,增加美國汽車生產成本,平均每部美國車價格將增加3000美元。特朗普執意行事,只因他認定關稅為好使好用的「萬能」施壓工具,真的打起關稅戰,對手損失會比美國相對多。

「特朗普1.0」發動貿易戰,美方常提及要縮窄龐大貿易逆差,然而事實證明,加徵關稅本身無法縮窄逆差。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經濟學家拉赫曼就指出兩點:1)當一個國家的儲蓄少於實際投資,就一定會錄得貿易逆差,不管關稅有多高;2)「特朗普1.0」任內貿赤不減反增,與特朗普大幅減稅擴大財政赤字有直接關係,若「特朗普2.0」延續這一做法,貿赤只會繼續擴大。當然,特朗普發動關稅戰,縮窄貿易逆差不過是考慮之一。「特朗普2.0」變本加厲發動關稅戰,其中一個不確定性,就是特朗普關稅威脅背後的真實意圖,至少在現階段並非每項都清清楚楚。

美國本月稍後向所有外國進口鋼鋁加徵關稅,特朗普近日又稱下月會對進口農產品開徵關稅,惟暫時未有更多詳情。這兩項舉措目標相對清晰,就是保護本國鋼鋁及農業生產。可是美國向加中墨開徵關稅,芬太尼問題就算不是口實,但肯定不是特朗普唯一關注點。特朗普日前便稱,墨加兩國若不想支付關稅,就「必須」在美國設立汽車廠和其他設施。另外,特朗普最近威脅向歐洲加徵25%關稅,意大利工業部長就認為,「關稅僅是冰山露出的一角」,問題的真正答案在其他範疇,包括答應大幅增加歐洲國防開支。簡言之,關稅不過是特朗普的勒索手段,要評估「戰局」如何發展,還須先清楚特朗普的真實意圖。

關稅戰不會無痛

中國有底氣迎戰

自從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一直致力市場多元化,細察這幾年國家整體出口情况,輸往美國的比例持續下降,由2021年的17.3%,降至現在不足15%,出口美國貨值佔中國GDP比例,亦由2018年的3.5%,降至2023年的2.9%。為了應付美國對華加徵關稅,不少中國企業都將部分下游生產線移至越南、墨西哥等地。「特朗普2.0」最近向墨西哥以至越南揮起關稅大棒,目的之一似乎是想逼這些國家跟隨美國,向中國貨加徵關稅,有中國企業表示,或許要再搬廠房到其他國家,例如巴西或其他東南亞地方,這當然會帶來額外成本,然而換個角度看,這其實也會促使中國企業更加積極「走出去」物色新的市場和新的落腳點。

中國經濟轉型,力爭由之前依賴輸出低檔廉價消費品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進化成為先進製造業大國,國內部分中低檔生產早晚會走向式微又或外移,美方向華發動關稅戰,其實意外地加速了這一過程的推進。有經濟分析認為,關稅戰下中國GDP損失比美國的大,然而轉型中的中國經濟,看量之餘更要看質。現實是過去6、7年中國新質生產力持續成長,當日「中國製造2025」所定下的願景,大都得到實現,DeepSeek面世更是震驚國際。關稅戰對中國不會無痛,但中國也有十足底氣迎戰。

戰爭往往伴隨大量不確定性,關稅戰亦然。回顧世界歷史,19世紀末美國向加拿大發動關稅戰,結果驅使加拿大與英國加強貿易關係;1930年美國 Smoot-Hawley關稅法案大搞保護主義,結果惹來傳統貿易伙伴反制報復,其中一個意想不到的發展,就是意大利墨索里尼尋求跟蘇聯締訂貿易合作協議。「特朗普2.0」四處挑起貿易戰火頭,連盟友也欺負,觸發地緣政治變化的可能性暫難評估,但關稅戰打擊環球經濟,卻是毋庸置疑。美國標普500強企業的盈利,有三成來自國外,環球經濟若當災,美國一定也會受到衝擊。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