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DeepSeek以橫掃千軍之勢席捲人工智能(AI)市場,杭州一城能夠孕育出「六小龍」,更加成為各省追問的話題。各省市在新春上班第一天都開大會,省領導都在追問,「杭州有DeepSeek,我們有什麼」。追問之餘以實際行動,解讀杭州的成功之路,並按照自身條件,重新部署科技發展方向與吸引人才政策,爭取在未來產業競爭中有所作為。內地各省市這種不甘落後的做法與精神,對香港有一定的啟示。
杭州有六小龍各省自省不如
各地重新部署政策急起直追
DeepSeek以換賽道超車的研發策略,成為國際人工智能領域的關注重點。該研發團隊所在地杭州,近年佳績頻傳,在遊戲科技方面推出《黑神話︰悟空》、在機械人科技方面有在「春晚」亮相的扭秧歌機械人,還有雲深處科技、強腦科技和群核科技等領域,都有驚人之舉。這些研發成就,被譽為「六小龍」。
杭州一座城市,能夠在最前沿科創研發中脫穎而出,在國際上引起關注,在國內,更成為各省市領導人的追問話題。內地有一個傳統做法,新春開工第一天,召集全體幹部開大會,宣示一年大計。今年多個省的主題,無不與DeepSeek有關。
江蘇省問「DeepSeek為什麼會出現在杭州?」其他很多省份都在問「杭州有DeepSeek,我們有什麼?」這些「問」並非責問,而是以自省的角度考慮如何能夠追上杭州,紛紛組織講座,邀請學者或者企業界領軍人物,解讀DeepSeek的成功之道,以及杭州政府的政策如何成就企業研發新產品,學術機構科研成果轉化商品,以及吸引與留住人才。培訓和刺激幹部思考,檢討原有政策的缺漏,重新部署新政策打「翻身仗」,為「城市大腦」注入AI功能。
杭州的「六小龍」,無論在人才交叉使用或者思維互相「撞擊」,以及不同科技互相補足和輔助,都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能夠產生集群效應是經年累月積攢而成,有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撐是制度保證,而科研氣氛、人文風氣、民風習慣等等都有一定影響。雖然沒有必然成功的方程式,但綜合的因素值得探討。
全國不可能有另一個杭州,也不可能每一個城市都有幾條小龍,其他省市猶如八仙過海,大可各顯神通。全國正在實施發展經濟模式轉型,目標是在生產方式注入新科技元素,在創新產業利用高新科技更新換代,以及研發新產品。各省市都在按照國家既定的策略利用新科技轉型,不同省市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傳統,都會盡可能發揮特長,若然能在創科產業闖出一條新路自然最好,即使沒有條件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也在重新審視扶持高新科技產業的政策是否追上時代的要求。
發展創新科技有風險,政府的資助政策應該十分講究,資助範圍是否需要拓寬,資助方向是否符合產業發展需求,資助做法是否有利於企業和學術機構加快研發速度,都有必要檢討。科研與研發產品都需要人才積極發揮所長,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是否到位,配套政策是否足夠,資助科研與人才政策相信在今年內,不同省份將會有新的政策出台。
一些沒有條件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省份,則宣布在應用人工智能方面換一種思維方式。不少省份表示將會在政務辦公、便民惠企、民意速辦等領域,加快應用人工智能工具。最簡單的是協助公文寫作,還會利用大數據,分析並預測市場趨勢供企業參考,也可分析市民訴求傾向,利用智慧匹配功能為市民提供服務。
人工智能必革新所有模式
首選闖研發新路次選應用
不同省份在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或許有大有小,在應用人工智能工具服務市場和民生或許有快有慢,而在擁抱新科技迎接新挑戰方面,是否有一股不甘後人的精神,是否認真落實急起直追的措施,則是考驗一個企業,以至一個國家,在利用新科技加速經濟轉型方面,能否跑贏國際市場,能否以更驕人的身分立足於國際舞台。
廣東在創新科技產業方面毫不遜色,在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工業機械人、無人機等產品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創新能力也不斷增強,全省研發經費投入、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等主要科技指標均位居全國第一。雖然如此,仍然有上升空間,省委書記黃坤明表示,要「以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托起一個具有雄厚實力、充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無窮魅力的新廣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日前宣布成立AI學院,相信是在廣東省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方面有所配合。
香港特區政府沒有開大會宣示大政策,以及鼓動公務員積極配合的傳統,但並不妨礙特區政府加快制定戰略目標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即使不能像杭州般有大作為,起碼也應該檢討資助研發的政策是否符合時宜,在政務辦公方面應用人工智能工具以提高效率方面是否得宜。
人工智能科技一日千里,各種生產與生活模式,今後都要講究「含智量」,人工智能應用將會是一場大戰,早作綢繆,政府與商界都不得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