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聖誕新年假期,本港市面相當熱鬧,除夕跨年倒數煙花匯演,吸引超過40萬人次在維港兩岸觀賞,無論旅遊和餐飲業界均表示,整體市道較之前一年理想,期望農曆新年假期可以再接再厲。深圳赴港「一簽多行」政策上月初恢復以來,訪港旅客數字明顯增加,雖然有意見認為,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變,旺丁不等於旺財,然而市面人流增多,至少帶來更多做生意機會,能否化人氣為財氣,最終還得靠業界自身努力推陳出新。深圳恢復一簽多行,旺丁效果立竿見影,亦未見出現水貨客或承載力等問題,特區政府可爭取其他大灣區城市逐步開放「一周一行」,方便當地居民來港旅遊消費。
聖誕新年市面熱鬧
一簽多行效果顯著
除夕送舊迎新,全港多區均有倒數慶祝活動,吸引大批市民和旅客參與。尖沙嘴海旁一帶固然擠滿觀賞跨年煙花的人群,西九文化區也是愈夜愈熱鬧,近年失色不少的中環蘭桂坊,入夜後同樣人頭湧湧,餐廳酒吧紛紛滿座。有餐飲業代表稱,今個除夕本港餐飲市道暢旺,全日生意額料比2023年除夕上升約5%至8%。2023年除夕煙花匯演後,大批內地旅客凌晨經皇崗口岸返回內地,惟巴士服務有限,不少人未能購票,滯留在巴士站和港鐵站等候。特區政府汲取教訓,今回實施特別通關安排疏導跨境人潮,效果亦令人滿意。
根據政府數字,除夕當天有大約15.6萬人次入境,當中內地旅客佔總數77%,至於元旦凌晨至早上6時半期間,則有大約2.5萬內地訪客經各陸路邊境管制站出境。雖然不少內地客都選擇「即日來回」看煙花,但亦不乏「過夜客」。旅監局資料顯示,除夕及元旦假期約有220個內地入境旅行團訪港,涉及旅客約7200人次,當中過夜行程約佔72%。酒店業界則稱,除夕酒店入住率逾95%,元旦亦逾90%,維港兩岸不少酒店訂房更是一早爆滿。雖然聖誕新年向來是港人外遊旺季,這兩年還有港人北上消費潮,惟本港旅遊及餐飲業界代表皆表示,今個假期整體市道不錯,深圳上月起恢復赴港一簽多行政策,明顯幫了一把。
2009年,中央應特區政府請求,在深圳試行戶籍居民一簽多行政策,只需申請一次簽註,一年內可不限次數往來香港,每次逗留不多於7天,惟因衍生水貨客等問題,2015年政策收緊為一周一行,即一年內可52次赴港自由行。時移世易,近年香港消費市道不振,業界紛紛期望深圳恢復一簽多行,盼對本港市道可起刺激作用。觀乎入境旅客數字,恢復一簽多行,效果確是立竿見影。根據當局說法,措施實行後,周末深圳來港旅客增加了兩三成,這個聖誕新年假期,更有不少人為了感受節日氣氛而來港。香港旅遊促進會指出,上月最後兩星期,平均每日旅客數目較去年同期約有6%增長,市民最近出入旅遊旺區,相信也有人頭湧湧之感。
當然,旺丁並不必然旺財,有人關注內地旅客在港的人均消費金額下降,亦有意見認為,儘管節日假期入境旅客有所增加,但港人出境外遊和北上人次更多。根據入境處資料,過去10多天有300多萬香港居民出境,相比之下,雖然期內來港內地客和外地客按年增加逾兩成,但合計起來只有百多萬人次。不過話說回來,趁長假期外出旅遊,早已是不少港人的習慣,所謂「消費力外流」現象,以往一直存在,大灣區融合下多了市民北上消費,亦屬必然發展,關鍵始終是如何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消費,抵消市民離港的影響。
灣區城市可一周一行
零售業界須推陳出新
內地經濟正處於轉型時期,消費降級現象引起不少關注,另外,內地旅客消費模式亦出現改變,更着重旅遊體驗,然而必須指出,內地客不再像往昔般「爆買」奢侈品,不代表他們不願或不會在港消費,如果商戶能夠提供別有特色的產品,以及一流質素的服務,相信一樣可以得到內地客及外國遊客的青睞。隨着內地加大力度提振經濟、產業加快升級轉型,消費降級情况,相信未來會有所改善。
旺丁雖然不一定旺財,但如果連「丁」都不夠,要「旺財」就更加困難。事實上,無論旅遊、零售還是餐飲業,若要生意興旺,必須先有人氣和口碑;市面氣氛熱熱鬧鬧,充滿朝氣和活力,才能吸引更多旅客來訪。疫後歐美長途客受機票價格及航班減少影響,遲遲未復舊觀,但東南亞旅客來港人數已回升至接近疫前水平。吸引更多內地客來港,跟吸引外國旅客,可以並行不悖。深圳恢復一簽多行,水貨客等亂象並未重現,只要香港有足夠承載能力,特區政府應積極向內地爭取,有序放寬其他大灣區城市居民來港簽註安排,落實一周一行,這也符合大灣區融合「你來我往」的大方針。政府可以透過不同政策致力「旺丁」,至於能否「旺財」,始終要看業界的努力。本港零售業因租金等因素,經營成本偏高,正因如此,業界更應設法從產品及服務質素入手,令旅客和市民覺得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