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中國拉美經貿互補 百年變局港有角色

【明報社評】拉丁美洲近日成為多國元首討論經貿多邊合作的舞台,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到秘魯出席亞太經合會議(APEC),接着國事訪問巴西並出席G20峰會,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也出席了APEC峰會,並跟秘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世界百年不遇變局,拉丁美洲作為農產品和大宗商品重要生產地,與中國有相當高的經貿互補性,秘魯錢凱港啟用,標誌中拉兩地合作踏上新台階,香港應以長遠戰略目光而非短線近利,看待與拉美合作前景,爭取在貿易、航運、金融等方面,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借力大灣區港口一體化,為本地高端航運服務業及大宗商品市場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自貿協定是香港卡片

可突出國家門戶作用

秘魯亞太經合峰會當地時間周末落幕,國家主席習近平馬不停蹄前往巴西,至於李家超則於周日結束一連5天秘魯APEC行程返港。李家超表示,此行成果包括展示香港在推動區域經貿合作的參與和積極性、開拓南美市場機遇和發掘新增長點、見證香港與秘魯簽訂自貿協定等,當局下一步會探討與「太平洋聯盟」(成員包括秘魯丶智利丶哥倫比亞和墨西哥4國)商訂自貿協定。另外,李家超又透露會議期間與國家主席談話的內容,習近平除了表達對香港的關心,也談到秘魯的文化和農業資源、內地農業發展,以及中國有份投資的秘魯錢凱港對航運、物流和供應鏈的貢獻。

本港五大拉丁美洲貿易伙伴,依次為墨西哥、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和秘魯。近年香港與秘魯貿易持續增長,惟無可否認,兩地貿易總額其實相當有限。根據統計處去年數字,香港出口秘魯貨值35億元,當中電訊設備及零件佔75%;香港從秘魯進口商品約17億元,當中最多是水果及硬殼果。兩者合計起來只有52億港元,跟香港與墨西哥的數百億元貿易額固然相去甚遠,就算將整個拉美地區合起來計算,香港與拉美貿易往來,其實也談不上很多。這一情况,當然跟香港長期以來的定位有關。

長期以來,香港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角色,都是作為西方在亞洲的橋頭堡,航運、貿易、金融「三大中心」的形成,很大程度都是為西方利益服務,拉美鮮有進入港商視線,完全可以理解。然而隨着世界百年不遇變局加速演進,香港的角色也在轉變。過去數年地緣政治形勢變化,見證香港由「西方的香港」,變成「中國的香港」。這不是說香港從此跟西方「一刀兩斷」。事實上,香港作為國家門戶,必須繼續致力跟西方打交道做生意,可是香港也必須調整自身角色,配合國家發展策略及百年大變局演化,開拓新市場新機遇。香港加強拉美地區合作、與秘魯等國締訂自貿協議,必須放在這一大框架理解才有意義。

中國力爭成為發達工業國家,是推動世界百年變局的一股重要力量,國際經貿關係面臨大洗牌,中國與拉美的經貿互補性也愈發突出。拉美地區是農糧產品及大宗商品重要生產地,能夠為中國提供各式各樣的糧食和原材料,至於中國則可提供各類消費品及商業投資。根據聯合國報告,中國已成為拉美地區重要貿易伙伴,也是該區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2000至2022年,中拉貨物貿易總額增長35倍,同期拉美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貿易總額增長則為4倍,足見中拉經貿增長之快。由中資協助興建的秘魯錢凱港,被視為「game-changer」,皆因它是南美洲首個智慧港口,有潛力成為南美洲面向太平洋的航運及貿易樞紐,將區內多國貨物直接運往中國及亞洲,毋須再像過往般取道北美,省下不少海運時間。

美國視拉美為其「專屬後院」,不排除華府會從中作梗,妨礙拉美與中國合作,然而美國變本加厲搞貿易保護主義及霸凌行為,最終只會令拉美地區更欲加強與華合作,避免過度依賴美國。錢凱港標誌中國與拉美經貿合作踏上新台階,香港作為國家門戶,可以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尤其是香港正尋求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業及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中拉深化經貿合作、加強海運往來,可以為香港帶來新的機遇,特區當局和業界應好好把握。香港本來就是自由港,自貿協定所能帶來的直接實利未必很多,但可以成為一張向拉美國家推廣香港的名片,突出香港「背靠國家、聯通世界」優勢。

把握機遇強化「三大中心」

港須參與區域港口一體化

中央支持香港強化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皆因「三大中心」存在相互促進的關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強調香港要在「港」字上多做文章,原因亦在於此。大灣區樞紐港口各具特色,香港現代航運服務業發達,是世界著名國際航運中心;廣州港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重要樞紐,也是最大的內貿集裝箱樞紐港;深圳港集裝箱以外貿運輸為主,是沿海主要港口。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近日在廣東調研外貿集裝箱碼頭發展工作,強調要推進區域港口一體化協同發展,提升外貿進出口的韌性和便捷性。有航運業人士亦指出,內地港口行業正朝「港口聯盟」形式發展,未來將是以「樞紐港為核心、支線港為輔助」的區域港口群之間的競爭。大灣區內地港口現正加速推動「組合港」建設,香港也應積極參與其中,讓航運服務業優勢得到更佳發揮。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