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中國重視對歐關係 貿易戰料不會升級

【明報社評】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本周訪問歐洲,周四將與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會晤,討論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關稅,還將到訪意大利。上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華時表示,歐盟需要重新考慮反補貼稅的決定,強調「貿易戰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這一立場獲德國和應,中方亦表示讚賞。種種迹象顯示,歐盟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的機會不高,但由於中方重視對歐關係,這場貿易戰最終或能以相互妥協的方式暫時化解,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不大。

歐盟對華電動車加稅

中方祭軟硬兩手應對

去年10月,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今年7月初步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7.4%至37.6%的臨時反補貼稅,8月對擬議稅率作小幅調整,最高稅率減至36.3%。據透露,歐盟27國在7月份的諮詢投票中,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的取態分別是: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12國贊成,匈牙利等4國反對,德國、瑞典、芬蘭等11國棄權,由於棄權票不影響投票結果,加稅案順利過關。各國的取態其來有自,匈牙利與中國關係向來密切,屬於歐盟中的「另類」;德國車企注重內地市場,怕受池魚之殃,德國政府雖不贊成加稅,惟認為不宜反對,只好棄權;而法、西、意三國車企,因競爭力不足,在內地市場佔比已微不足道,支持加稅最力。

作為回應,中國採取了軟硬兩手應對,軟的方面,就是一對一拉攏歐盟(歐洲)國家。今年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法國、塞爾維亞(非歐盟國)、匈牙利,並會晤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還相繼邀請波蘭總統杜達、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挪威(非歐盟國)首相斯特勒訪華;硬的方面,相繼宣布對歐洲進口白蘭地、豬肉、乳製品等展開反傾銷調查。由於農業部門在歐盟政治影響力大,此舉可最大限度增加贊成加稅國家的「內政成本」。西班牙就是歐盟最大的對華豬肉出口國,桑切斯今次「轉軚」,就被指是中方「胡蘿蔔加大棒」策略的成果。

不過,西班牙轉變態度,能否扭轉歐盟的立場,仍令人懷疑。一來時間緊迫,有報道指歐盟計劃下周五(27日)就對加稅案作最終投票,如果通過,新稅率將在11月生效,為期5年,即使西班牙投反對票,按照規則,要推翻加稅決定,至少需要佔歐盟總人口65%以上的15國反對才能成事,門檻極高;二來威懾力度有限,去年歐盟對華豬肉、乳製品和白蘭地出口總額僅約百多億美元,佔歐盟對華2800億美元出口總額比重很小;三是中方報復對歐盟27國威脅程度不一。例如,贊成加稅的愛爾蘭,儘管是歐盟對華出口中乳製品第五大生產國、豬肉第六大生產國,但對華出口僅佔其出口一小部分,該國仍認為應優先考慮與歐盟的關係和市場,而非中國。

更重要的是,歐盟多國憑藉電動汽車加稅案,對華爭取到實質利益。歐盟的加稅威脅已經倒逼中國電動車企到當地建廠,協助歐洲本土電動汽車產業成長並增加就業。為應對歐盟加稅的貿易壁壘,中國車企正積極推進在歐洲投資建廠。馬克龍5月在中法企業家會議上特別提到,歡迎中國的電池、新能源車、太陽能企業到法國投資;梅洛尼7月訪華時,亦與中方簽署連串合作協議,目標吸引至少一間中國車企投資設廠,以實現意大利年產130萬輛汽車的目標。桑切斯今次訪華,據報一間中國公司亦同意在西班牙投資10億美元,建造生產氫氣機器的工廠,而有關其豬肉產品關稅的協議亦即將達成。歐盟內部兩派似乎是「扯貓尾」,以向北京拿好處。

投票前雙方姿態強硬

北京對加歐區別對待

儘管桑切斯態度轉變,意大利近日亦希望加稅問題「磋商解決」,但歐盟態度依然強硬,日前拒絕了中方有關輸歐電動汽車設定售價下限的提議,發言人指經「充分評估」,中方建議不足以消除歐盟對「不當補貼」的疑慮。中方亦強硬表態,「深感失望」之餘,稱「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官方背景新媒體更放言,「寧可談不成,中國在核心利益上也絕不讓一步」。

最近,中國與加拿大正展開一場如火如荼的貿易戰,加方在與美國協調立場下,宣布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鋼鋁產品採取加徵關稅等措施,商務部立即宣布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對加拿大相關限制措施發起全球首例「反歧視調查」,對自加進口的油菜籽和化工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歐盟領導人不斷批評中歐貿易嚴重失衡,並開始採取措施保護市場。相對而言,歐盟的加稅舉措與加拿大有本質區別,主觀惡意較低,態度和措施相對理性。更重要的是,中方對歐盟的地緣政治重要性更加重視,所以,應該會盡量避免與歐盟的貿易戰升級。王文濤的歐洲之行意味中方在作最後努力。最終結果,很可能是歐盟在稅率方面再降低一些,中方亦不對歐盟農產品大幅加稅。惟必須看到,隨著歐洲政治總體右傾,歐盟對華貿易政策或更加強硬,中歐關係亦將更加複雜。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