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

社評:中非合作推高新層次 香港應把握參與角色

【明報社評】中非合作論壇上周在北京落幕,前來參會的有32國總統和7位總理,國際政壇盛事一樁。相隔6年再次舉行的峰會,主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築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改變過去單向援助的合作模式,更符合中國和非洲互惠互助的現實需要,非洲有中國需要的自然資源,中國可以為非洲提供工業化的豐富經驗,以及技術和資金,相得益彰。雖然香港在協助非洲推進工業化方面難有發揮餘地,但作為超級聯繫人,無論在商業或者公益服務方面,可以帶領香港擴寬國際視野,助力國家在一帶一路發展走向縱深。

過去「萬邦來朝」為減免債務

而今中國改變援助非洲模式

中非合作論壇自2006年首次舉行以來,今年是第四屆。每次峰會,與會的非洲國家,幾乎都是派元首出席,因為過去幾屆峰會,中國都主動減免債務,以及為非洲的基建項目提供優惠貸款,「萬邦來朝」也是自然。然而,長貧難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况且中國刻下經濟狀况也不理想,提供無私援助的能力大不如前,不應該再打腫臉皮充胖子。非洲國家也知道中國的制約因素,積極遠道而來,是對中國的援助之心和援助之道,仍然抱有期望。

非洲有54個國家,被聯合國評為極不發達國家有33個,亟待發展。中國援助非洲始於上世紀「政治掛帥」年代,後來也得到政治回報,外交部長王毅日前還說,「我們沒有忘記是非洲兄弟將中國抬進聯合國」,一直以來,中國眾多援非基建項目,非洲聯盟會議中心是中國無償援助,修路築橋建碼頭,是中國提供貸款、技術並承包工程,可謂出錢又出力。

中國對非洲的基建援助也並非純粹「無私」,投資開採石油及礦產,同時要修橋起路才能運出來。肯尼亞的銅礦95%出口中國,全靠中國貸款修建的內羅畢至港口城市蒙巴薩鐵路,除承擔銅礦及其他貨運外,還有客運線,帶動沿線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

非洲大部分國家工業化程度相當低,對中國工業產品與消費商品的依賴,導致貿易赤字不斷擴大。2023年中非貿易總額達到2821億美元,中國出超640億美元。中國在中非合作論壇上宣布,給予33個最不發達非洲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並打造產業增長圈,希望到2035年中非貿易額增加到3000億美元。

中國同時宣布,派遣2000名醫療人員提升非洲公共衛生能力,農業專家建設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協助培訓工人就業技能、啟動中小企賦能計劃等,都能幫助非洲國家可持續地自主發展。從中顯示,中國援助非洲的模式,已經有了「範式轉移」。

中國協助非洲國家發展製造業,加上減免關稅促進出口,以及將自然資源工業化提煉加工,提高附加值,這些工業化的過程,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對非洲國家有借鑑作用。而中國最新的建議,是協助非洲發展電子商貿和物流,「共同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現已有中國企業到非洲開辦物流企業,也有非洲企業來華購買電動車回去創辦網約車服務,非洲民眾若能利用這些電商物流軟件,學會「直播帶貨」,非洲特產賣到中國及其他地方,則是非洲國家「彎道超車」的法寶。

電商用物流法寶帶領非洲彎道超車

香港非政府組織助力一帶一路倡議

改變援助非洲的模式,還有利於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過去大型基建必須由國家金融機構貸款,國企承包工程,才能成事,而今物流、電商等行業的門檻降低,民營以至中小企也能「分一杯羹」。其實,中非合作大計,不但為內地民營企業擴展業務提供機會,香港也不能置身事外。

中非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貢獻者和參與者。香港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有製衣業為利用出口配額而到非洲設廠生產,而今香港製造業式微,到非洲發展製造業也缺乏人才。然而,香港在其他領域卻有優勢,可以扮演「超級聯繫人」角色。

香港商人聯繫通達,也有熟悉非洲市場的商家,作為聯繫人,利用香港金融、法律、財稅、翻譯等服務支持,到內地伙拍企業提供技術和資金,共同開發非洲電商物流市場,或能打開一片新天地,這方面有利益驅使就會有商家去做。而理工大學學生去非洲提供安裝太陽能設備,作為課程實習需要,或者作為義工服務訓練,也是很好的嘗試。

香港還有非政府組織,依靠民間捐助,到非洲國家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為患者免費做手術割白內障,為醫療機構和學校提供防治登革熱設備,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務,卻是在協助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發揮民間力量,而這些非政府組織的服務團隊,當中還有大學生義工,他們代表國家提高中國人在非洲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功不可沒,而他們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對中國人的認同,而且拓寬國際視野,對他們設計未來職場和人生規劃,更是功德無量。非洲在地理上距離香港很遠,但只要參與,我們也可以成為地球「同村人」。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