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巴黎殘疾人奧運會,港隊表現出色,龍子健、何宛淇及張沅分別於硬地滾球項目摘金摘銀,連同之前游永項目兩面獎牌,截至今凌晨1時許,港隊已拿下2金2銀1銅,祝願一眾港隊代表在之後的賽事,續有理想發揮。殘疾人士在社會仍面對很多歧視和不公,倡導「傷健一家」,還須不斷努力。殘奧的意義,除了讓殘疾人士在體育方面有機會追求卓越,同時亦希望為所有殘疾人士注入正能量,鼓勵他們積極面對人生,發揮潛能。經過多年爭取,今屆殘奧港將摘牌獎金得到顯著提高,然而當局對殘疾運動員的日常生活資助仍甚微薄,體院檢討運動員資助機制,不應忽略殘疾運動員。
殘疾運動員付出
不比奧運健兒少
巴黎殘疾人奧運會上周三揭幕,逾180個國家及地區參與,港隊今屆派出23名運動員出戰8個大項。過去數十年,殘奧雖緊接於奧運會之後舉行,但二者其實是兩項獨立賽事,由不同機構負責。殘奧由國際殘疾人奧委會(IPC)主辦,首屆夏季殘奧於1960年舉行,後來IPC與國際奧委會(IOC)達成合作協議,才有現時的同步安排。香港自1972年起參與殘奧,截至上屆賽事,累計獲得40金39銀52銅,成績驕人,只是以往一直未獲太多關注。及至上屆開始,政府一併購下奧運及殘奧轉播權,市民才有機會一睹港隊殘奧代表出戰各項賽事。
回顧過去3屆殘奧,港隊在倫敦摘下3金3銀6銅,在里約則奪得2金2銀2銅;至於東京殘奧,港隊「以老帶新」,24名運動員約半是首度出戰,合計拿下2銀3銅,其實已屬不錯成績。今屆賽事,港隊23名代表,大多有出戰殘奧經驗,羽毛球、硬地滾球、游泳、輪椅劍擊及乒乓球,均被視為「奪牌希望」。截至今凌晨1時許,港隊已奪下5面獎牌,無論新人和老將都有出色表現,獎牌數目可望超越上屆。
游泳方面,繼20歲女飛魚陳睿琳早前蝶泳賽事摘銀後,年僅14歲的吳卓恩,周日又在蛙泳賽事摘銅,成為歷來港隊最年輕的殘奧摘牌選手。及至昨天,港隊更「穿金戴銀」。現年38歲的「四朝元老」龍子健在硬地滾球項目,為港隊摘下今屆殘奧首面金牌;初征殘奧的張沅,則於女子組賽事取得銀牌;何宛淇今凌晨再奪一金。另外,港隊代表陳浩源今天凌晨在輪椅羽毛球亦有機會爭金。上屆殘奧輪椅羽毛球銅牌得主陳浩源,今屆以39歲之齡再上沙場,他在出發前表示,今次將是最後一次出征殘奧,期望可以有更佳成績,隨着成功躋身決賽,無論獎牌最終是金是銀,心願已然達成。
殘疾運動員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絕不比奧運健兒少,每名選手背後各有勵志故事,以剛剛摘金的龍子健為例,他自幼患有痙攣,發音有困難,小學時獲學校挑選參與硬地滾球比賽,其後加入港隊,先後於2004、2008及2016年踏足殘奧舞台,並於2017年成為全港首批全職殘疾運動員之一,目前世界排名第6,今次是他首度在殘奧摘牌而歸。另一港隊代表陳浩源,自小熱愛足球和羽毛球,未料2008年遇上交通意外要截肢,但這並未影響他對運動的熱愛。意外後他投身輪椅羽毛球,代表香港出戰。就像其他精英運動員一樣,陳浩源征戰多年傷患不少,常常出入治療室,能夠在巴黎殘奧為港爭光殊不容易。殘奧所得到的關注雖不及奧運,但運動員所展現的毅力與頑強意志,同樣值得尊敬。
「Paralympic Games」中文稱謂有不同版本,有人認為「殘奧」這名稱不夠正面,甚至帶有貶義,陳浩源則認為,殘疾本身是中性字眼,正因為有殘疾,「才顯得我們做到跟正常人一樣甚至更多是難能可貴」,不用「殘奧」這字眼,並沒有令事情變得正面,反而避開了「殘疾人奧運會」的原意。無論如何,有關討論本身已反映,不少人願意反思社會上對殘疾人士的成見,這是進步的表現,然而殘疾人士無論就業謀生還是日常生活,仍然面對很多歧視和不公,求職遭拒諸門外,固然屢見不鮮,就算有幸受聘,僱主冷言冷語,亦屬常有之事。雖然近年愈來愈多機構願意伸出援手,但殘疾人士失業率仍然偏高。殘奧正是一個機會,喚起公眾對殘疾人士的關心,比起爭論稱謂上的政治正確,更重要是以實際行動,促進傷健共融。
獎金大幅加碼
更要增加津助
上屆殘奧,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為獎牌得主提供的獎金,分別為金牌80萬、銀牌40萬、銅牌20萬元,被指出手太低,跟奧運獎牌得主的獎金更是差天共地。今屆殘奧,有關方面同意大幅加碼逾八成半,分別增至150萬、75萬及37.5萬元,這對殘疾運動員而言,當然有鼓勵作用,然而除了重賞獎牌得主,當局亦應增加對殘疾運動員的津貼支援。政府對精英運動員的資助,與成績掛鈎,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代表李卓耀早前慨嘆,運動員的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因為當局津助太少而放棄當運動員者大有人在。比起健全的精英運動員,殘疾運動員每月所得津助就更少。體院將檢討運動員資助機制,期望當局不會忘記殘疾運動員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