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日期:2025年1月13日
日期:
卓孝業率隊赴泰 盼救被拐12港人 將晤司法部警方 余德寶:家屬感稍慢冀過年團聚

旅社:赴泰自由行減 有轉跟團有改赴星馬

【明報專訊】港人在東南亞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情况死灰復燃,有旅行社認為事件打擊港人遊泰意欲,近日 ......

(2025年1月13日)

澳門:有居民勸退親友無果 警助識破騙局

【明報專訊】澳門司法警察局昨於facebook提醒公眾,要警惕被誘騙赴海外工作,避免淪為犯案工 ......

(2025年1月13日)

袁國勇孔繁毅促財案勿削科研開支 倡投資藥廠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下月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內科 ......

(2025年1月13日)

港聞二
雲安全聯盟香港澳門分會會長林志堅表示,當局就關鍵基建立法可考慮內地及國際形勢,但呼籲在處理科技產品方面維持開放市場,因為香港始終是國際社會,與國際接軌。(廖凱霖攝)

關鍵設施規管 通訊業倡一機構包辦 專辦現機構分管 保安局:各司其職不存在重複

【明報專訊】立法會正審議規管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的立法建議,業界關注草案部分內容。香港通訊業聯 ......

(2025年1月13日)

雲聯盟:待實務守則出爐 業界靜觀其變

【明報專訊】政府規管關鍵基建電腦系統的立法預計最快明年初實施,雲安全聯盟香港澳門分會會長林志堅 ......

(2025年1月13日)

憂日後第三方供應商納規管增成本

【明報專訊】政府就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立法,目前政府未建議直接規管關鍵基建的第三方服務供應 ......

(2025年1月13日)

在香港郵政工作逾30載,陳耀輝見證傳統郵件量大減,如今「信海」的情景不復見,取而代之是一個個網購郵包。面對環境轉變,他稱自己不斷與年輕同事交流,了解如何運用科技提升派送郵包的效率。(賴俊傑攝)

郵政主任感信件背後載心意 30年郵政工作「有溫度不沉悶」

【明報專訊】日復日的工作周期中,有人感沉悶,亦有人找到樂趣。穿起深綠色背心制服的陳耀輝,衣袖兩 ......

(2025年1月13日)

被問及政府近年財赤持續,香港郵政會否精簡人手節流,香港郵政業務發展總監胡柏堅(左)表示會因應郵件量增減人手,「若郵件量下跌,當然會調整人手」,又稱未來將着力發展電子商貿業務,相信可補貼普遍郵政服務的支出。右為獲頒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嘉許狀的香港郵政郵務主任陳耀輝。(賴俊傑攝)

郵政拓電子商貿 按件量調整人手

【明報專訊】去年4月審計署報告指出,香港郵政在2013/14至2022/23年度的10年間,其 ......

(2025年1月13日)

工聯會聯同五豐行昨起一連兩日於土瓜灣舉辦「暖心同行」展銷會,有市民到場以48元購買5公斤茉莉香米,為零售價接近六折。(廖凱霖攝)

伙五豐行復辦展銷會 工聯會:望提振消費

【明報專訊】工聯會聯同五豐行昨起一連兩天在土瓜灣舉辦「暖心同行」展銷會,以優惠價發售各類糧油雜 ......

(2025年1月13日)

警方在私家車檢獲逾50萬元毒品,男司機涉嫌販毒等罪被捕。

警紅磡截藏毒車 拘50歲司機

【明報專訊】紅磡前日(11日)截獲「毒品快餐車」。警方前晚於蕪湖街截查一輛可疑私家車,經徹底搜 ......

(2025年1月13日)

報道指林鄭辦公室遷灣仔入境大樓

【明報專訊】政府以中區堅尼地道的前任特首辦公室空間不足,上任特首林鄭月娥卸任後,租用金鐘太古廣 ......

(2025年1月13日)

沙田民政專員兼當區區議會主席余懷誠稱,新制下民政專員「突出」在身兼多職,「有角色將所有部門拉埋一齊」,民政處能更主動地解決問題,不再是「旁觀者」。(賴俊傑攝)

區會新制一周年 沙田專員:行政主導「提效」

【明報專訊】「完善」後的首屆區議會上任逾一年,由各區民政專員兼任主席,區議員亦須依據《區議員履 ......

(2025年1月13日)

中西區議員王倩雯(中)身兼分區會、關愛隊及青建會成員,記者採訪時她順道到議辦附近髮廊與街坊閒談。(李紹昌攝)

區議員兼關愛隊分區會 稱分工明確

【明報專訊】中西區「新丁」王倩雯身兼四職,包括前年區選取得的西區直選議席、中西區半山東關愛隊員 ......

(2025年1月13日)

佛山機場過去因設施陳舊、裝潢簡陋而被戲稱內地最「接地氣」的機場。(網上圖片)

灣區熱搜:佛山機場翻新更翻身 老朽變小巧

【明報專訊】因裝潢簡陋面積小被網友戲稱「全國最接地氣機場」的佛山沙堤機場(簡稱佛山機場)迎來變 ......

(2025年1月13日)

灣區熱搜:組世界級機場群 廣深港同擴建

【明報專訊】近年大灣區加速推進機場群建設,香港國際機場三跑2024年11月底啓用,用作過渡至珠 ......

(2025年1月13日)

血流限制+低強度訓練 肌少症患者佳音

【明報專訊】曾經有研究估計,在60至70歲的長者當中,大約5%至13%有「肌少症」。「肌少症」 ......

(2025年1月13日)

日醫生提出理論 加國公司商業化

【明報專訊】「血流限制訓練」(BFRT)的理論,最先是由日本醫生佐藤義昭在1960年代提出。到 ......

(2025年1月13日)

灣仔軒尼詩道遊樂場近月正做美化工程,康文署為摩理臣山剩低嘅麻石牆髹油上色,被一啲網民批評欠缺保育歷史嘅意識。(鄧宗弘攝)

【Emily】集成旁球場麻石牆被髹 惹關注 獲喻「未能移走摩理臣山見證」 康文:非古蹟歷史建築

【明報專訊】位於灣仔道同軒尼詩道之間、集成中心旁嘅籃球場,一直保留咗一小幅凹凸不平嘅麻石牆,曾 ......

(2025年1月13日)

勞福局同港台聯合製作嘅節目《照顧者們》早前舉行啟播禮同分享會,康復專員陳偉偉(前排左三)等出席主禮。舊年公開囝囝患罕見病「天使綜合症」嘅何雁詩(左四)擔任活動司儀,受訪時提到照顧者容易忽略自己感受,希望照顧者記得先照顧自己。(勞福局社交平台專頁圖片)

【Emily】照顧者們首播 盼為過來人開門見出路

【明報專訊】照顧者議題近年好多人關心,勞福局同香港電台聯合製作嘅節目《照顧者們》噚日首播,一連 ......

(2025年1月13日)

香港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嘅轉廢為能設施(I.PARK1)預期今年底投入運作,每日最多可處理約3000公噸廢物。(環境及生態局長網誌圖片)

【Emily】坊間誤解將只靠焚化爐 謝展寰:轉廢為能欠認知

【明報專訊】位於石鼓洲嘅焚化爐(I.PARK1)預料今年底投入運作,環保署亦已於上月招標建設第 ......

(2025年1月13日)

紀錄片《香港四徑大步走》備受好評,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圖)早前都同朋友去咗睇。(葉太facebook圖片)

【Emily】捧場《四徑》 葉劉倡Netflix有得睇

【明報專訊】本地紀錄片《香港四徑大步走》備受好評,截至噚日票房已破300萬元。新民黨主席葉劉淑 ......

(2025年1月13日)

東華三院噚日辦特殊馬拉松2025,話有近4700名智障跑手及伴跑員參與,人數破紀錄。大會話想透過活動增加大眾對有特殊需要人士嘅關注和理解,促進傷健共融。(廖凱霖攝)

【Emily】iRun弘共融 4700人參與新高

【明報專訊】噚日陽光好好,有唔少團體搞慈善跑及戶外競技活動。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下晝 ......

(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