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報上月報道,聖德肋撒醫院主座大樓去年中冷氣故障,有醫生憶述曾有冷凝水並滴到手術牀上,院方一度否認出現冷凝水,其後改口。有議員向政府查詢為何該院改變說法,醫衛局長盧寵茂稱該院員工和在場護士說明手術室內的冷凝程度無導致水珠滴落到病人手術部位,而院方調查期間沒有向衛生署改變說法,衛生署對傳媒報道「醫院多次改變說法」不作評論。
聖德肋撒醫院去年7月底冷氣故障長約45分鐘,共12宗手術受影響。事發時正在為病人做手術的外科專科醫生廖子良反映,故障後牆壁表面及設備冒出冷凝水,手術燈水滴到手術牀上。衛生署早前完成調查指醫院無違規,且空調中斷不屬私院須呈報事件。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日在立法會提出書面質詢,關注該院一度否認出現冷凝水導致手術燈滴水等情况的原因,及衛生署有否檢查涉事手術室,例如在手術室做環境模擬或採樣。他亦關注衛生署會否適時檢討《私營醫療機構條例》及《私家醫院實務守則》,又問現時有否機制要求私院向涉事病人跟進和了解情况。
無證據違條例守則
盧寵茂重申,衛生署認為該院已採取適當應變措施,並無足夠證據顯示該院違反上述條例或守則,但會繼續監察持牌醫院,若掌握新證據,將按需要採取跟進行動。他說會定期與諮詢委員會專家一同檢討及更新私營醫療機構的規管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