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新落成居屋常見「開門見廁」,進門外觀引起爭議。房屋局長何永賢表示,當局會修改「開門見廁」圖則,未來資助出售房屋單位大門不會直接對着廁所;另外為符合未來家庭需求,亦會研究小型居屋單位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而大單位仍傾向設廚房。
細單位研開放式廚房
稱食複雜菜式可點外賣
何永賢說,結束外訪後已組織內部會議,思考出租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設計如何符合未來家庭需求。她認為目前家居生活模式與過去不同,可考慮於小型居屋單位採用開放式廚房,「即是你炒蛋,做簡單(餸菜)原來無問題,大家很習慣,如果你想再食得複雜些,其實現在很實際,都是外賣,突然間想食咖喱牛腩那麼複雜菜式,都好少自己煮」。她又舉例稱過渡房屋與簡約公屋皆採用開放式廚房,「大家都生活得好開心」。不過她同時強調,並非所有單位均會改用開放式廚房,例如有長輩的家庭便傾向梗廚。
啟德居屋啟欣苑早前有業主不滿單位「開門見廁」,擬改動廚房及廁所間隔,惟房屋署提醒廚廁屬預製組件,業主只好打消念頭。何永賢表示,她曾向部門設計人員了解,原來「開門見廁」是出於好心,因單位面積不大卻有多人居住,故設計人員希望在大門側預留空間放牀,「如果大門避開廁所門,他們指那裏擺不到一張牀」。不過當局得悉坊間不少人介意「開門見廁」設計後,她已要求盡量更改現有「開門見廁」圖則,例如微調大門位置,「張牀不是打長擺,打直擺都可」。
指開門見廁「出於好心」
翻查資料,立法會議員梁文廣今年3月26日在立法會問及房屋署會否檢討公營房屋設施,何永賢當時回應稱,今年起推售居屋將移除廚房灶台、室內晾衣杆等大多居民認為不太需要的配置,但不會更改因應法例規定而設的裝置,如水龍頭、鋅盤,並稱當局正研究小型單位採用開放式廚房。
另外,公屋聯會正做意見調查,了解資助出售房屋如何更切合市民需求,之後會就研究結果向政府提出建議。何永賢表示歡迎市民向當局表達有關單位設計的建議。
相關字詞﹕何永賢 居屋 資助房屋PUSHNOTI